夜間
逍遙和離婦 第二章 久別重逢人事已非(2)

一頓飯,高高興興的開始,很掃興的結束。

袁朝陽想,歌伎出身真的沒辦法,就是這點腦子,這點肚子,後宅女人若是只靠容貌,好日子沒幾年的,受寵的岑貴妃難道只是長得好看嗎?岑貴妃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這才能盛寵不衰。

因為李姨娘一直在哭,所以杜太君第一個溜了。當曾祖母的人,已經懶得跟個歌伎出身的姨娘講道理,李姨娘是兒子的侍妾,就交給媳婦去教,她年紀大了,只想看著昌哥兒,可姐兒,仁哥兒這幾個孩子長大,看著柳氏這胎平安出生,其他的她都不想管。

袁老爺這個兒子還是懂杜太君的,知道杜太君為何不快,趕緊讓昌哥兒送曾祖母回小跨院,昌哥兒童言童語說要牽曾祖母,杜太君臉色這才和緩起來。

袁太太見狀,直接讓大家回房洗澡睡覺,然後又吩咐柳氏身邊的周嬤嬤好好照顧,周嬤嬤連忙答應。

袁朝陽跟袁大豐說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這才回房。

梳洗,更衣,準備夢周公,躺在床上,卻是怎麼樣也睡不著。

想來想去,都是文書上那行字——監督,羽豐世子蕭圖南。

就這樣在床上翻來翻去,最後還是忍不住下床,怕吵醒守夜的大丫頭良辰,還輕手輕腳的,移開腳踏板,從床下拖出一個箱子,打開,里面放著不少雜七雜八的事物,都是她小時候留下來的,而其中就有一條白色的貂毛圍巾。

袁朝陽是個念舊的人,這些舊物都用樟木箱子裝著,于是枯葉不腐,兩張仙人紙牌也像剛拿到的那樣鮮艷。

她拿起那條白色的貂毛圍巾,都十七八年的舊物了,但她保存得很好,白毛蓬松,觸手柔軟,她想起那年秋天拿到時,是那樣高興。

七歲男女不同席,這條白色的貂毛圍巾成了袁朝陽跟蕭圖南的小秘密。

入宮伴讀多年,他們十幾個孩子是一起長大的,袁朝陽覺得蕭圖南是很好的。

他曾經帶她去市集玩,也曾經帶她去放琉璃盞,元宵猜燈謎的市集是那樣熱鬧,還有觀音生日時廟中放焰火,他也帶著她去看了,還給她買了紅色的菩提串;皇上賞賜下來只有皇族有的貢品茶葉,她隔天就能從蕭圖南那里喝到——當然不是只給她,那樣太尷尬了,他們都不是小孩子,還是得避嫌。

那日,東宮的宮女要煮茶,蕭圖南說他帶了父王給的好茶葉。

放學,他們從東宮的學堂陸續出來,蕭圖南追了上來,問她喜不喜歡今天喝的白牡丹,喜歡的話他明日再帶過來。

那年袁朝陽十二歲,蕭圖南也是。

少年已經比她高半個頭,太陽下的羽豐縣子清朗挺拔,眼神閃閃發亮。

若問少女時代的袁朝陽是怎麼想的,那蕭圖南是很好,很好的。

袁朝陽想到要見故人就覺得肚子痛,但現實的情況也不容她矯情,不要說只是肚子痛,就算她整個人都在痛,她也會爬去內務府。

她一定,一定,要成為第一個女子皇品商人,看看那些討厭鬼宗親還敢不敢亂介紹對象給她,和離又不是大罪,無子也不是她的錯,那些宗親真不知道哪根筋有問題,什麼破爛貨都敢端來她面前,是個男的就這麼了不起嗎?她袁朝陽偏不屑,她就要靠著爹娘跟祖母的寵愛任性活下去。

也有宗親不要臉的說——「你又生不出孩子,賺這麼多錢干麼,不拿來幫助一些日子過不去的族伯叔,我听說你又買鋪子了,正好,你族伯想做生意,正在找店面,就租給自己人吧,自己人,穩當。」

自己人不叫穩當,自己人叫可怕,她和離後開始做生意,也認識了不少掌櫃,大家的共識都是「除非同一個娘,不然都不穩當」。

真的,哪怕同一個爹都不穩當啊,「親戚」算什麼關系啊,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還想染指她的鋪子,一個月跟外人收十兩不好嗎,租給自己人,只怕五兩都拿不到,還會被賴帳。

她不願意,宗親又有意見了——這麼看重錢財,不是好事。

啊喲,銀子這麼美,怎麼會嫌少,她將來銀子要給佷子佷女啊,大豐大富的孩子都是她給遺產的對象,銀子放著又不會發霉,她干麼急著給出去?

況且不做生意都不知道,女人能自由出門多舒服,人人喊她一聲「袁大小姐」有多舒服,看著胡子花白的商行長邀請她參加商會有多舒服。

祖父致仕後他們從城中搬到城南,城中官宦人家多,比較保守,城南生意人多,加上還有異族人,民風相對開放,別說和離了,再嫁三次的女子都大搖大擺的上街,沒人會多看一眼。

不是她袁朝陽在臭美,有時在布莊接待一些官家夫人,少夫人,她都能感受到她們的羨慕,她不是依附在誰身上的某少夫人,她就是她自己,袁家大小姐。她想花錢,自己有,不用看誰臉色,最好的布料,最好的首飾她都能用,就算用上最好的東珠,冰晶玉,也不用顧忌長輩會不會覺得她奢侈。

她覺得這樣很好,當然很感謝家里的寬容,一般來說,和離要兩家相談,訂親要媒婆,和離也要見證,但她是突然帶著和離文書就拉著嫁妝回家的,家人知道她和離後都說不出話,意外,錯愕,等知道是無子的關系後,又混合了生氣與羞辱。

有的家庭能接受女兒回家,有的家庭不能,這時候回家的女兒會被送去鄉下,假裝沒這回事,即便袁朝陽自幼受寵,但也有點忐忑,而且袁家的莊子不在城郊,在江南。

當時已經致仕的袁老太爺開口了,「李管家,讓人把大小姐的房間打掃一下,晚上多放一雙碗筷,告訴其他人,大小姐回家住。」

一錘定音。

一家之主都發話了,其他人自然不會有意見,袁太太當時就沖上來抱著女兒,袁大豐也說「姊姊不要緊,我在」。

從此袁朝陽就舒舒服服的當回袁大小姐。

當然,剛剛和離回家,她也是很萎靡的,是袁太太看著不行,求袁老爺分間鋪子給她管,好歹有點寄托,不然整天在家吃飽睡,睡飽吃,都快養成小豬了。

袁朝陽是袁老爺第一個孩子,從小就會跟大人甜言蜜語,袁老爺很疼這女兒,都沒考慮就準了,又怕她奔波勞累,挑了最近的九號鋪子。

袁朝陽把一身力氣用在生意上,九號鋪子果然蒸蒸日上,然後袁老爺又把十四號鋪子給了她。

已經出嫁的袁朝婉那個羨慕啊,也攛掇著自己的親生姨娘跟袁老爺要鋪子,說一樣是無子的女兒,給了袁朝陽布莊也該給袁朝婉,結果被袁老爺一陣臭罵,袁朝婉雖然一樣無子,她卻是別人家的媳婦,膝下也有抱養過來的兒子,祠堂上可是有孩子的人,鋪子給了袁朝婉,將來就是外姓人的,無論如何都不可以。

袁朝陽是和離後才發現自己是做生意的天才,她給的花紅多,工人跟賣布娘子那是拼了命的在工作,九號鋪子跟十四號鋪子,一個月的淨利可以超過一百兩,都進入她的小庫房了。嘻,爹疼娘愛,就算和離婦,那也是很逍遙,她要把這逍遙進行到底,不讓任何人,哪怕是蕭圖南都不能阻止她繼續逍遙。

內務府。

袁朝陽自然沒那樣傻的準時到,她可是提早就到了,對于蕭圖南,寧可我等人,不可人等我。

一個姓柯的文吏把她引進側堂後,便開始問起一些袁家布莊的問題——那輕紗的絲產于何處,染于何處?

袁朝陽恭恭敬敬回答,柯文吏很滿意。

雖然是個年紀輕的官吏,但袁朝陽知道,這個就是內務府負責布料的人之一。

問完例行公事,柯文吏便說起今上勵精圖治,縮減了不少用度,官吏其實沒以前那樣好過了雲雲。

袁朝陽畢竟有十六年的官家小姐經驗,早有準備,伸手跟隨同的郝嬤嬤拿了信封,這就雙手遞了上去,「民女第一次進內務府,什麼也不懂,還請柯大人多多指導,才不會出錯,天氣熱,柯大人喝點涼茶。」

柯文吏笑了,「袁大小姐果然是明白人。」

「不明白,不明白,民女就是運氣好,凡事還請柯大人多多照顧。」

柯文吏毫不客氣看了一下信封里面,滿意了,這袁大小姐的祖父曾經是太常少卿,官家出身果然不同,就是大方。

不一會,內廊傳來聲音,「羽豐郡王這邊請。」

袁朝陽內心一突,蕭圖南來了。

雖然是一起長大,但這都好幾年不見了,如果監督是永樂公主或者常富郡主就好了,她跟她們一直維持著好交情,不然青和郡王也行啊,他現在寫信還喊她朝陽姊姊呢,當時十幾個伴讀,她最不想見的就是蕭圖南了。

袁朝陽站了起來,打起精神,就見另一個小吏引著一個身材挺拔的青年進來。

眉清目秀,面目俊朗,不是記憶中的蕭圖南又是誰?

只不過他的神色沒以前那樣清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看不透的神色,看起來很深沉,很不好接近,袁朝陽並不意外,自己肯定也不像十五歲時那樣嬌憨可愛,他們今年都二十五了,六歲認識,這都快二十年的時光。

袁朝陽原本還幻想能有一個平和的過程,但在看到蕭圖南那臉色後,她就知道不可能了。

他一看到她,俊俏的臉露出看到蒼蠅的模樣,明明白白寫著很不想看到她。

袁朝陽識趣,也懂得商人地位低,行了禮,「民女見過羽豐郡王。」

「岑貴妃看中的輕紗就是袁家出產的?」

「是九號染坊的作品,用紫草跟赭石染色,九染九曬。」

蕭圖南皺眉,「本郡王可沒問你這麼多。」

「是。」

「記得了,本郡王不愛人多話,以後我問,你答,多余的東西不要講,本郡王不感興趣。」蕭圖南一字一句,說得清清楚楚。

饒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袁朝陽還是覺得,唉,有準備跟真實體驗到,還是完全不一樣啊。他明明白白的嫌惡,真讓她有點傷心了。

可是退後一步想,也不怪他,當然,更不能怪她了,她袁朝陽可是無辜的小白花,當然沒有錯。

只能說他們的緣分就是不能延續吧,伴讀的男孩小伙伴中,除了青和郡王,她上個月還去參加泯東縣子兒子的洗三呢,泯東縣子都八個女兒了,終于來個兒子,他就跟小時候一樣,一高興眼楮就瞪得老大,然後會從單眼皮變成雙眼皮,當時泯東縣子夫人還不知道她跟永樂公主在笑什麼。

如果她跟蕭圖南也一直維持著好交情就好了,不過想想不可能,有聚有散才是人生常態,雖然她不太能接受蕭圖南對她的態度這麼差,但不會怪他,說來,是時光對他們不溫柔,他們各自都經歷太多。

她不是當年那個在東宮天真爛漫的袁朝陽,他也不是當年那個在東宮包容溫和的蕭圖南。

其實能這樣活著面對面已經不錯了,當時一起讀書的尚書令嫡孫朱有成,三族內都被偷販私鹽的伯父朱通連累,舉家出京,三代不得回。

那一年,袁朝陽才十二歲。

昨天還跟朱有成一起上打獵課程,過去幾年天天都在一起的人,突然間被遣出京,從官戶成了罪戶。

十幾個孩子不懂得面對離別,貴子貴女一路行來,繁花盛開,沒見識過不好的事物,這第一堂人生課程,眾人哭哭啼啼。

那天出了宮門,上了袁家馬車準備回家時,袁朝陽都是蔫蔫的,在大伙面前忍著的眼淚終于忍耐不住落下來。

當時錦帳一下掀開,蕭圖南竄了上來,「袁朝陽,你別難過。」

「我就是想朱有成……」袁朝陽有句話沒說,她還知道趙司徒的孫女趙熙喜歡朱有成,朱有成也很喜歡趙熙,昨天還門當戶對,今天已經永遠不可能,就算趙熙願意遠嫁,趙司徒也不會允許孫女嫁給罪戶。

「袁朝陽,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我們在京城,那就什麼都會發生。」蕭圖南語氣雖然嚴厲,但神色卻是溫和的。

相處多年,袁朝陽也不怕他,因此不管身分差異,直接別過頭,「我偏不明白。」

「所以我才說,你得明白,朱有成只是開端,以後你的人生還會遇到很多別離,事事難過,你要難過到什麼時候?」

「我就是不想跟任何人分開。」

蕭圖南年少的臉上露出無奈又包容的樣子,「皇伯父只處死了朱通一戶,沒株連三族,已經是看在尚書令多年忠心的分上,況且三代後就能返京,等我們老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收到朱有成的信,請我們照顧朱家剛剛返京的年輕孩子,他那麼外向的人,肯定能調適得很好,別難過了。」

「我偏要難過……青和縣子說,朱家財產都被充公了,這樣日子是要怎麼過?」

「朱家財產是充公了,朱老夫人跟朱夫人的嫁妝還在,至于日子怎麼過,你放心,我有辦法。」

袁朝陽原本以為蕭圖南只是哄哄她,兩人身分有別,她也不敢多追問,過了半個多月,她才從永樂公主那邊听說,蕭圖南特意寫信去敲打朱家落腳處的地方官,用的是秦王府的紙卷,蓋的是羽豐縣子的印章。

尚書令是被拔官了,財產是被充公了,一家是落魄了,但是嫡長孫朱有成在京城還有朋友,他們是縣子縣主,是公主郡主,是皇孫皇孫女,皇族貴人要搞死地方官是很容易的事情。

袁朝陽總算覺得好過一點,只要地方官不去挑事,相信朱家也不會自找麻煩。

之後永樂公主笑著跟袁朝陽說︰「吾听宮女說,那日你在馬車上哭了許久,羽豐哥哥回秦王府就馬上寫信去了。」

「公主別听小宮女胡說,民女才沒有哭許久。」

「那就是哭了。」永樂公主捏著她的下巴,「袁夫人把你養得真好,這麼多年嬌憨不減,吾可太懂羽豐哥哥了。」

袁朝陽一下紅了臉,十二歲已經懂得很多事情,當然也知道永樂公主在說什麼,「公主別胡說。」

「吾哪是胡說呢,每年打獵,羽豐哥哥都只顧著你的安全,從來不管吾,吾可是他的族妹啊。」永樂公主打趣,「以前不懂,這幾年可是越看越明白了。」

袁朝陽少女心被說得心思動搖。

只是秦王府,世襲罔替的一品門第,蕭圖南又是嫡長子,她不過是四品太常少卿的孫女,她不敢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