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
逍遙和離婦 第三章 故地重游(1)

受寵的岑貴妃看中袁家的輕紗,那袁朝陽的得力助手李修當然不去北夷了,去北夷不過多談一點錢,岑貴妃的路子要是穩了,袁家二十幾間鋪子就等著日進斗金。

京城人最愛跟風——什麼?岑貴妃用袁家布莊的東西?好,我也要!

到時候就算再不想賺銀子,也是免不了要發財的。

袁朝陽命李修住在染莊,挑最好的染布工人出來,一染一曬都要親自盯著,她則是在九號鋪子的後頭帳房,照樣主持大局。她有兩間商鋪,十四間租鋪,忙得很,李修是李大總管的兒子,全家都在袁家做事,最忠心不過,交給李修盯場,她很放心。

夏日太陽大,曬布最好了,一天就可以做到一染一曬,只要老天不下雨,九天就能完成內務府的要求。

一日,袁朝陽正在鋪子後頭跟袁大豐談事情。

東瑞皇帝勵精圖治,國泰民安,百姓日子越來越好過,袁大豐想著多買一座南方桑田來出產絲綢,姊弟倆正看著介紹。

袁大豐心細,「我看梅花府外的這座還行,產量高,當地民風純樸,工人也勤勞,又在河道附近,到時候運送也方便。」

袁朝陽提醒,「最好找五十年內沒有旱災澇災的地方。」

「我看看。」袁大豐翻著辦事先生送來的卷宗,「梅花府五十年內是沒有,上回大澇是八十八年前,賣家姓顏,家里撐不下去了,顏老太太賣嫁妝,應該可以。」

袁朝陽點頭,「不是官戶就好。」

跟官戶買東西麻煩,城北金家老爺就跟國舅買了鋪子,結果後來那國舅錢都花完了,又打官司說那鋪子沒要賣,是租,就算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國舅還是各種耍賴,官府不想惹來皇後關切,各種維護,金家怕惹麻煩,只好認了,把鋪子還回去,白白損失兩千兩,誰讓人家是皇後的長兄。

落魄家族賣嫁妝那是最好的,都淪落到要賣嫁妝了,肯定都好商量。袁大豐把梅花府的卷子一抽,「那我過幾日下江南看看。」

「可記得算好回來的時間,不要錯過弟妹生日。」

听到姊姊關心自己的媳婦,袁大豐黝黑的方臉露出大大的笑容,都說大姑回家似鬼,他姊姊卻對弟妹好得很,他們袁家一家和樂。

姊弟倆正說著話,外頭傳來敲格扇的聲音,大丫頭美景道︰「大小姐,有貴客上門。」

袁朝陽對袁大豐露出「你懂的」的無奈笑容,不知道是哪個八九品門戶的夫人少夫人來了,不是普通人,于是不要普通賣布娘子接待,都是她親自介紹。

袁大豐也起身,「我下午還要去商會,走了。」

「天氣熱,注意打傘,你都要黑成炭了。」

袁大豐咧嘴一笑,先走出帳房,直接朝後門去了。做生意是這樣的,不管掌櫃還是賣布娘子,都是後門進出,前門是給客人進出的地方。

袁朝陽拍拍裙子,理理衣服,這就跨出帳房,一邊問美景,「是哪門戶的貴女貴婦?」

美景一臉尷尬。

袁朝陽就奇了,她跟良辰與美景這對姊妹主僕多年,兩人都是跟著她長大,跟著她出嫁,又跟著她和離,然後現在跟著她一起到布莊做生意,她在袁家不過一個房間,一個耳房,不用人留在家給她掌院子,良辰美景都是天天跟著她出門的,現在卻這反應。

袁朝陽覺得好笑,「你家小姐和離後百毒不侵,說吧。」

美景陪著小心,「是安平郡王。」

安平郡王沒有皇家血脈,他的祖父是武將,當年西征立下很大的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異姓王爺,襲爵三代,是她一起長大的伴讀伙伴之一,跟蕭圖南同年,兩人最是要好,蕭圖南有幾個庶弟,但他不怎麼跟庶弟來往,反而常常出入安平王府。

不同于蕭圖南二十歲才被立為世子,安平郡王的母親是個孺人,十分受寵,他三歲就被立為世子,六歲入宮時已經是郡王身分。

他跟袁朝陽也是十幾年的舊識了,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沒再聯絡。

袁朝陽馬上懂了,這的確是尷尬,安平郡王絕對不是不小心到這里的,大大的「袁家九號布莊」,他會不知道這是她的地方?知道了還來,那就是故意的,畢竟她袁朝陽從一品門戶和離,當初在城中也引起不小的騷動。

雖是幾年不見,安平郡王八卦的性子倒是沒變。

袁朝陽出得大堂,就見四五個賣布娘子都在跟客人推銷,其中一人帶著幾個隨從,背著手,看起來就是沒有要買的樣子。

「民女見過安平郡王。」

安平郡王轉身,手上折扇一抬,「免禮。」

「不知道郡王今日想買哪些布,我們九號布莊雖然不大,但東西都是上品,拿來送人最恰當不過。」

安平郡工雖然是武將之後,卻隨了他的孺人母親,長得十分矮小,還不到袁朝陽的額頭高,就見他一笑,「朝陽跟我見外了。」

「官民有別,民女不敢造次。」

「也沒什麼,經過城南,想到你搬到這里,來看看你。」

「多謝郡王有心,不過男女有別,就不請郡王到後面喝茶。」

「不妨不妨。」安平郡王心情挺好的樣子,「我記得你還有幾個弟弟,怎麼鋪子是你在管?」

「這鋪子是民女的爹給的,是爹對女兒的疼愛,可不是弟弟沒用,弟弟有肩膀,有擔當,已經能扛起一家重責。」

「知道知道,沒有說你弟弟不好的意思,你這樣出門做生意,丈夫能同意嗎?」

袁朝陽心想,可惡,如果是以前在東宮,她早一個拳頭過去,但現在她已經是個大人,知道很多道理,譬如說,就算從小認識,但他們現在都長大了,安平郡王一身錦袍,繡面精致的鞋子上縫了大明珠,腰間是一塊翠綠翡翠,這代表什麼?代表身分,代表差別,他們已經不是沒有猜忌,一起讀書,一起騎射的年紀了。

「民女現在住在袁家。」

安平郡王哦的一聲,「那也挺好,藹元長公主也和離,帶著兩個女兒回宮跟汪太妃作伴,怎麼說還是爹娘疼女兒。」

袁朝陽幾乎想翻白眼了,這八卦安平郡王,難道就是為了打听她有沒有再嫁嗎?她有沒有再嫁,跟他有什麼關系?

安平郡王似乎很滿意的樣子,「我听孫公公說,這次岑貴妃指定了袁家的輕紗?」

「是。」

「還讓羽豐郡王當監督?」

「是。」

「那你跟圖南見過面沒有?」

袁朝陽耐著性子,「見過了。」

「那他——」

「挺好的。」袁朝陽違心之論。

蕭圖南對她的態度很差,用吃到蒼蠅的表情看她很傷人,但這些安平郡主都沒必要知道。

她歷經了不少人情冷暖,有些事情自己清楚就好,不需要嚷嚷得全天下都明白,小孩子才這樣,她不是小孩子了。

「我就來看看你。」安平郡王一拍折扇,「你好就好了。」

袁朝陽忍住打人的沖動,她是賣藝的猴子嗎?有什麼好看。

但隱隱又覺得事情奇怪,蕭圖南再度出現在她生命里,然後跟蕭圖南很好的安平郡王也出現了,安平王府明明在城中靠近皇宮的地方,距離袁家九號布莊要兩個時辰的車程呢,也不怕中暑,堂堂郡王也這麼八卦,不像話。

歷經九個艷陽天,袁家染坊出了一批輕紗,一共四十八色,各色一卷,由李修親自押著,從城郊的染坊到九號鋪子。

不敢從前門進,怕貨色太好那些婆媽搶著要,又說不出理由推托,總不能現在就拿著岑貴妃的名頭招搖,那兩車布是從後門進的。

袁朝陽一卷卷打開,一卷卷看過,顏色夠不夠純正,染得夠不夠均勻,就像豆綠跟豆青乍看一樣但不同,就得分出個深淺,豆青亮上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點。

很多布莊都混著賣了,但他們袁家布莊一向分得清楚,豆青是豆青,豆綠是豆綠,品紅跟石榴也是容易弄混的,姜黃跟細色更是接近。

袁朝陽很滿意,「做得好。」

李修年輕的臉上露出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是小人的本分,多謝大小姐夸獎。」

「我知道你剛從城郊回來很累,不過還要跟我一起押這兩車到內務府。」

「是。」

等東西交了差,那就是蕭圖南跟岑貴妃的事情了,她不用再見到蕭圖南,真的好尷尬,她就算表面上波瀾不興,但內心是很尷尬的。

然而天不從人願,等袁朝陽美滋滋的把兩車輕紗拉到內務府,等著讓蕭圖南點收的時候,內務府的人跟她說一個晴天霹靂——羽豐郡王早她一刻離開,已經打道回府了。

袁朝陽那個暈啊,命令李修跟良辰看緊東西,別被內務府的人找理由順走,也不管自己又餓又累,直接追上去了。

一路上催著馬夫,快一點,快一點。

馬夫說︰「沒辦法快哪,大小姐,這路中間都是人。」

馬車要是撞傷人,馬夫要入罪的。

袁朝陽無奈,只能一下子掀開帳子,看,一下子又捶打大腿,她真的不想跟蕭圖南有交集,她只想今日事,今日畢,晚上好好睡個覺,至于岑貴妃滿不滿意,能不能成為皇品,那交給菩薩決定。

心里急,覺得時間過得慢,都不知道過了多久,馬車終于停下來。

袁朝陽一喜,以為追上了,結果下了車,赫然發現馬車停在秦王府面前。

袁朝陽看向馬夫,一臉凶狠,「老顧!」

老顧無辜,「俺看著秦王府的馬車剛剛進去。」

現在面臨選擇,打道回府?還是深入敵境?

袁朝陽只猶豫了一下就選擇後者,夜長夢多,她都已經追來了,當然要把蕭圖南給追回內務府點收。

袁朝陽也不多話,直接褪下金蠲子給守門,「兩位大哥分著喝點茶,我要見珍之姑娘。」

珍之是蕭圖南最親厚的大丫頭,要說見羽豐郡王肯定見不到,見個下人倒是可以的,畢竟銀子好說話。

那守門的見金蠲子成色十足,去得很快,不到一盞茶時分,袁朝陽就看到珍之打著傘過來了。

珍之看到她很錯愕,但畢竟大戶人家丫頭,還是十分有禮,「見過袁大小姐。」

「珍之,我有急事得找你家世子,不是私事糾纏,是跟他的公務有關,我有一批要進宮的東西,得你們世子蓋章。」

「這個奴婢作不了主,還請袁大小姐稍等,奴婢去問一問。」

袁朝陽松一口氣,沒直接拒絕就好,又褪下一個玉蠲子給珍之,「勞煩你了。」

珍之收下玉蠲子藏入袖子,「袁大小姐回馬車上等吧,不管世子見不見,奴婢都一定會再來告知。」

夏天中午的太陽很大,袁朝陽也沒倔強地要在門口繼續等,珍之她還是信得過的,能當上領班大丫頭,都不是小心眼的人物。

心里急,時間慢,都不知道過了多久,珍之的聲音在馬車簾子外響起,「郡王請袁大小姐進去。」

袁朝陽乍听一喜,然後又是一尷尬,這秦王府她也熟,七歲那年,秦王妃搞了個百花宴,他們一群小孩子全被蕭圖南叫來了。

他們入宮伴讀只在東宮學院,後宮是不能亂闖的,但是在秦王府可以,袁朝陽第一次見到那樣大的池塘,上面有兩層大船,入夜後船側點起燈,夢幻一樣,見識到原來一個宅子里面可以有一整片的竹林,碗口大的牡丹,放得整個園子都是——皇帝寵愛這個小自己二十歲的親弟弟,旁人能說什麼。

他們一群貴子貴女,一年到秦王府玩個三五次,人人都熟門熟路,就連下人們都看得眼熟了。

當然,那是當年。

袁朝陽沒想到那麼多年後,她會為了見蕭圖南,再次入了秦王府。

她送出去的那只玉蠲子成色極好,想必是玉蠲子的功勞,珍之還帶了一把傘給她遮陽,她太需要了,大中午的好熱。

走到花徑,袁朝陽看到了伍大從另一邊走來,伍大是蕭圖南打小伺候的貼身小廝。

伍大看到她出現在秦王府,表情像看到鬼,但畢竟是王府的下人,還是規規矩矩的行禮,「見過袁大小姐,珍之姊姊。」

袁朝陽點點頭。

這時一個小孩子的聲音由遠而近,嘻笑得十分歡快,後面疑似老嬤嬤追著的聲音,新少爺,新少爺的喊,然後一個綁瓣小娃闖入了袁朝陽的視線。

大眼楮,很清秀,曬得黑了,但還是看得出來跟蕭圖南相似的五官。

袁朝陽心想,這是他的孩子吧,只是不知道是嫡子還是庶子。

她想起十三歲那年,又是秦王府的宴會,徐國公夫人笑說︰「智哥兒今年都十五了,我看明年娶妻最好,趕緊給我生個胖女圭女圭,我作夢都想著小娃叫我一聲曾祖母。」

眾人笑了起來。

幾個即將進入適婚年齡的少女都不太好意思。

那天宴會,蕭圖南趁著送客出去,小聲問她,「你喜歡孩子不?」

袁朝陽臉頰發燒,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我也喜歡,以後多生幾個。」

袁朝陽嗔道︰「那跟我有什麼關系。」

蕭圖南笑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