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制药小农女 第十四章 服用药丸出大事(2)

为了不让彼此的家人担心,张景皓只说自己送药材去京城。

陈紫萁一同前去,因为此去不知会遇到怎么样的危险,因此她坚持不带上兰草。

兰草为此哭红眼睛,甚至说要偷偷跟来,陈紫萁好一番劝说才说服了她。

陈世忠略一深思便猜出他们上京是为调查玉液丸是否与汪建业有关,心里很是担心女儿的安危,却也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女儿的决定。

许氏不明内情,自是不同意。按照习俗,两人既已定下婚期,平日连面都不应该再见,如今竟还一同上京,这让外人瞧见,会在背后如何议论他俩?

好在陈世忠在旁将她劝住,陈紫萁才能顺利离开。

第二日一早,两人租了一艘小型客船,日夜不停朝京城赶去。

走到半道,张景皓便收到杭州暗卫传来的急信,果然如他们所料,那几位老爷是被人暗中下了药,而下药之人是他们身边的小妾。

据那些小妾招供,说前段时间有一名自称塞外的道士,向她们贩售一种为房事助兴的药,她们为了讨好自家老爷,便买了一瓶,暗中掺在茶水中。

虽然不是玉液丸的问题,但却印证了张景皓的猜测。

就在同一天,京城传来急信说恒王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张院判带着众太医正忙着抢救。

他们抵达京城时,得知恒王经过太医们一天一夜的紧急抢救,第三天终于清醒了过来,两人都暗自松了口气。

之前张宅被汪东阳放毒药烟球攻击后,管家王平处理完一应事务便将宅子卖了,他们现在居住的是张景皓刚来京城时买下的一座二进宅子。

因为张院判还留在王府观察恒王的病情,无法出来相见,只派人告诉他们稍等一两日。

直到见恒王的病情大致稳定下来,张院判这才出得府来,然后连忙来找张景皓。

张院判比张天泽小两岁,两人都是孤儿,被神医张锦收养,习得一身好医术。因着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是要好。

陈紫萁曾听师傅说起张院判进入太医院并非为名利,主要是冲着太医院内收集众多的医书,其次是想与众位医术高超的太医切磋。

来京城前,师傅叮嘱他俩,千万别被张院判那张棺材脸吓着,说他只是不善长与人打交道,故而习惯板着脸,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

此时瞧着张院判那张冷沉严肃的国字脸,若没师傅提前告知,她还真有些被吓着。

“那日恒王的病来得实在是太过凶险了,若不是我及时针灸将他从鬼门关抢救回来,只怕人当即便没了。”

闻言,张景皓与陈紫萁倶都一脸震惊又后怕。

“收到你的信后,我立即派人调查恒王服用玉液丸后的饮食起居,结果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我怕玉液丸被人动手脚,借着替恒王请脉的机会,拿了几颗玉液丸回太医院仔细查看,也没发现问题。至于是否有人暗中给恒王服用禁药,这我一把脉就能察觉。”说到此,张院判顿了顿,随即语带几分疑虑说道:“然而,虽然恒王这次发病得突然又凶险,但根据脉象与症状来看,我觉得致使恒王昏厥的原因只怕与这玉液丸有关。”

闻言,张景皓与陈紫萁的心瞬间像被人提起。

还没等他们开口,张院判又继续说道:“可是当初为防有意外,我曾与众太医们一起仔细研制推敲过玉液丸的药方与恒王的病症,得到众人一致赞同,才将它送去给恒王服用。”所以若是这药丸有问题,那就不是张天泽一个人的医术出错。

“按照你所说,恒王的饮食及其他事上都没问题,如此看来,只怕问题真出在玉液丸上。可你也仔细查过,它并没有被人动手脚,哪这问题又出在哪里?”张景皓深思片刻,开口问道。

张院判思索半晌,突然想到什么,忙道:“恒王身边倒有一个人让我有些起疑。自恒王被夺去太子之位后,太后心疼他的身子,派了身边的一名医女到他府中照顾他的饮食与汤药,而这医女便是王宝庆的大女儿。”

“王家?”张景皓震惊道。

“以你与王宝庆这次竞争供药之权来看,他的确有这个动机构陷于你,加上他女儿又在恒王身边照应。”话落,张院判又一脸不信地摇了摇头。“虽然我不曾与他打过交道,但听身边的太医们提过他的为人,所以我想他绝不可能会为了区区一个供药之权便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指使他女儿暗中对恒王下手,万一事情败露,那可是要赔上整个家族的性命。”

张景皓听到这话,却是彻底肯定了王宝庆与汪建业的关系,于是他忙将自个儿父亲当年遇害身亡的事以及他的猜测仔细道出。

然后,他略一思索,终于将一直盘旋在心底的疑惑解开,“王家一开始之所以没出手帮助汪建业对付我,许是想借我的手除掉汪建业,重新拿回供药之权,而他后来会出手相助汪家,只因我威胁到他夺回供药之权的事。他在太医院有人脉,只要稍一打探,查出你与义父的关系并不难,所以当他得知你邀我上京,便将这消息告诉汪家,汪建业才能在我前脚刚离开就对陈家下手,并在半道设下炸船的陷阱。”

闻言,陈紫萁回想起上回那场劫难,当即白了脸色,心里惊慌不安。

张景皓就坐在她身旁,察觉到她的异样,顾不得张院判在场,伸手一把握住她微颤的小手,“别怕,一切有我,一定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陈紫萁红着脸,用力回握着他温暖有力的大手,朝他点了点头。

张院判瞧着面前两个小儿女的动作,安抚道:“别担心,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咱们下功夫仔细查,相信一定能查出线索。”

“嗯,多谢院判大人宽慰。”张景皓感激道。

宽慰完了还得面对现实,张院判叹了口气,“不过,若是你的猜测正确的话,想要查出这事,只怕不是一般的困难。”说完,他将当年王家被夺去供药之权的原因仔细道了出来。

是太后亲自下令夺去王家供药之权,起因是因为一名嫔妃不幸流产,大理寺查了许久也没查出凶手,这时突然有人举报王家在送进宫的药材中添加次品。

大理寺忙着结案,于是将那嫔妃流产的原因直接扣到王家头上,太后得知后,立即下旨夺去王家的供药之权,并将王家人打入天牢。

就在这时,太医院一名医女自杀,留下遗书说嫔妃流产一事是她暗中做的手脚。

有了新证据,大理寺只得重新调查此案,可惜查了半天也没查出指示医女下手的真凶。

而王家的女儿当时虽入太医院不久,但因医术出众,得到后宫众位嫔妃们的看重,于是大家纷纷向太后替王家求情,王家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那王医女得到太后赏识,直接将她调到身边专门照顾自己的饮食汤药。

虽然太后没有将供药之权重新交还给王家,但对王家明里暗里却是颇多照顾,王宝庆的小儿子便是仗着太后权势,才进得大理寺,当上大理寺丞。

没料到王家背后的权势如此之大,但张景皓只是惊诧一瞬后,便又恢复了镇定。就算王家是皇亲国戚,他也不会有半分退缩,一定要为无辜惨死的父母报仇雪恨。

陈紫萁心里虽惊恐不安,但回想这大半年来,自己几经生死劫难,可因张景皓相助,她最终都化险为夷,所以尽管这次遇到的危机大了些,不过她相信他们这回仍然能携手度过这场劫难。

张景皓沉声开口,“就算王家背后有太后这座大靠山,但他这次暗中对恒王下手,只要咱们查出王家是如何致使恒王发病的,那这座大靠山就成了他王家索命的阎罗王。”

他也正好能借此机会替父母报仇雪恨,所以这场硬仗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输,也输不起。

听他这话,张院判从进门便严肃到极点的脸色终于缓和了几分,他点了点头,心里想着果然不愧是师兄认下的义子,这份果敢与胆识当真让人佩服。

张景皓又说道:“王宝庆与汪建业罪证的事,我会带人去查找,至于那王医女,就得劳烦张院判帮忙暗中调查。”

“找出恒王病发的原因,本就是我这个太医的职责,张公子别客气,若有什么事,只管派人来通知我。”说完,张院判看向陈紫萁,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笑意,“我听师兄来信说你的鼻子非常灵敏,单靠气味就能辨识出药丸中所使用的药材,而这批玉液丸又出自你手,虽然我已仔细查看过这些药丸,但还是想请你瞧瞧看,是否有什么异常?”话落,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木盒。

“张院判客气了。”陈紫萁说完起身上前接过盒子。

坐回原位后,她打开盒子,捏起药丸放在鼻尖仔细嗅了半晌,又瞧了瞧药丸的外表,只见大小色泽与自己制作的一模一样。

“怎么样?”

“里面所用的药材确实是师傅所开的方子,药丸的做工也一样。”

张院判也没指望她能瞧出什么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于是道:“难为你了,我再回去查查看,或许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说着,他便站起身准备离开。

“这药丸可以留给我吗?”陈紫萁问道。

“可以,当时拿了四颗出来,已将其中两颗融化查验过了,如今太医院还剩下一颗。”说完,他转身离开,张景皓亲自送他出门。

第二日,宫中传来消息说,太后见太医们找不出致使恒王昏厥的原因,下旨让大理寺着手调查。

听到这消息,张景皓与陈紫萁短暂惊讶过后,又继续找寻线索。

张景皓派人日夜守在王家附近,甚至半夜亲自带人悄悄去王家仔细搜查了一遍,却连汪建业的影子也没瞧见。

而王宝庆也没任何异常举动,每日除了到各药铺去巡视一遍生意,便是与朋友上茶馆、青楼,一副与此事毫不相干的样子。

若不是张景皓心里十分肯定与他相关,只怕还真被他这表面功夫给欺瞒过去。

张天泽也赶来京城了,第一时间就去见师弟,与张院判探讨玉液丸药方上所用药材与分量对恒王的病情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两人仔仔细细讨论了一整晚,仍然没瞧出任何问题。

而陈紫萁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外,便一直盯着那颗药丸又嗅又瞧,同样没看出半分疑点。

这让她不禁怀疑是不是张院判当初的判断错了,或许问题并不是出在药丸上?

张景皓从外面回来,见她又捏着药丸发愣,心里很是心疼不舍,想劝她放弃,可他知道她是绝对不会听的,于是问道:“怎么样,可有瞧出什么疑点?”

陈紫萁一脸沮丧地抬头看着他,摇了摇头,“我在想,问题或许并不是出在药丸上,王家拿这药丸做文章,其实只是想用它来构陷咱们罢了。”

“有这可能,除了药丸外,王家也找不到其他把柄来陷害咱们。”张景皓点了点头,将她手中的药丸放回盒子,轻轻搂着她,安抚道:“既然如此,那你以后别再瞧它了,我一定会找出证据来,绝不会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好,我相信你。”陈紫萁点点头,靠着他温暖宽阔的胸膛,听着他强而有力的心跳,心里的恐慌与不安才稍稍缓解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