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皇商的小厨娘 第二章 成为八卦女主角(1)

时序进入秋分,天气更冷了。

空气寒,被窝暖,起床困难,但姜吉时想着生母游姨娘还有弟弟识文的家中地位,还是奋力起来了——嫡母汪氏从来不给她好脸色看,嫡弟姜启文也把她当外人,总是直呼她的名字,更别说偶而回娘家的姜多金跟在家的姜多银这两个嫡妹,看到她眼睛就喷火。

汪氏虽然不敢杀游姨娘,但绊子也没少过,姜家并不富裕,只有两个粗使婆子使唤,家事是很多的,游姨娘有做不完的家事。

然而,这个态度从三年前开始转变,因为这个家是她姜吉时在操持,所以汪氏已经减少责骂游姨娘的次数,以前游姨娘清早服侍汪氏起床,直到汪氏躺床睡觉,才能回自己房中歇息,但现在姜老头姜婆子发话了——

“吉时现在养家,大媳妇你得对她姨娘客气一点,免得让人说我们姜家不厚道。”

汪氏再拗,也不敢拗公公婆婆,于是改了,游姨娘每逢双日去服侍她起床睡觉,单日则可以休息。

九岁的姜识文虽然还是不能去学堂,但是例银多了一些,可以买笔墨,靠着姊姊教他的几百字,也能读一些话本——虽然不是什么正经书,但胜在用词简单,姜识文看得懂,四书五经冷门字太多,没人教,看了也没用。

姜吉时每每想到游姨娘每个月能休息十五天,就觉得辛苦不算什么了,何况,除了每个月三百文的例银,姜老头还另外每个月补贴她一两,冬天生意好,甚至会给到二两,这三年下来,她已经存了快五十两银子,她打算年后送识文去私塾——亲爹可以不管儿子,但她这个姊姊不会不管识文,进学堂得一次缴六十两束修,然后每个月再一两书钱,就快存到了。

她也不求识文考状元什么的,多学几个字,多知道一点做人的道理,去大户人家当个管事的或帐房,总比在码头做苦工强,做苦工的人,晚年都一身病,她可没听说过谁算帐算出一身病的……

“姑娘,给我来两个馒头,一碗白粥。”

“姑娘,给我们一人一套烧饼油条,还要渍菜,越多越好。”

“渍菜都给我包上一种,带走。”

天还没亮,姜吉时,柳婆子,春桃,三人忙得团团转,炉子下不断的加煤炭,酱缸的盖子打开又盖上,盖上又打开。

生意好值得高兴,但生意太好了,好到她们莫名其妙。

不知道怎么着,这半个月来姜家食堂的生意火红得不行,除了本来进出的樵夫农妇,菜肉生意人,还多了一些看起来就不该出现在城东小店的人——他们看起来比较像大少爷,一进来都是一大串人,吃什么随便,主要是赏银大方。

每天回家跟姜老头缴当日的收银,姜老头刚开始是高兴,哟,今日生意不错。

连续几日都这样,姜老头变成,唉,怎么还这么多啊?

然后半个月,姜老头已经怀疑人生了,怎么回事?我们这是准备发财了吗?

姜吉时就看着那几个衣饰华贵的客人,内心又欢喜又困惑。

姜家食堂的生意不是慢慢好起来,是突然间客人暴增,以前一天卖一锅粥,现在她每天丑时起床煮三锅都不够,炸油条的面粉也是迅速消耗,酱菜更夸张,以前一小瓮可以卖两三天,现在一天就要去地窖添两三次。

柳婆子已经受不住了,要求再多找一个人来帮手,不然她也不干了,这么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姜吉时跟姜老头商议,姜老头同意每个月多给柳婆子五百文,柳婆子这才忍下来。

一日,才开店,又涌进了一大堆客人。

姜吉时已经很习惯了,连忙招呼,白粥一碗一碗的舀,偶而被烫到也来不及敷药。

就在这时候,一辆黛色锦绣马车停下——这半个月来,华贵的马车看多了,姜吉时,柳婆子,春桃,都已经不惊讶。

不知道是哪来的少爷小姐。

就见帐帘一掀,下来一个清秀的少女,嘴角一颗大痣,颇有媒婆风采,年纪轻,一股傲慢之相。

姜吉时是天生做生意的,感觉得出来人不好惹,但也不怕,她爱银子,银子可以让她无所畏惧,“姑娘请问要点什么?”

大痣少女旁边一个丫头道:“凭你,也配跟我们小姐说话?”

呃,好吧,“请问这位小姊姊,你家的小姐要点什么?”

那丫头张嘴,却是说不出来,这破店就这么点破东西,是要点什么?又不敢替小姐做决定,一时间沉默。

就见大痣少女道:“你就是姜吉时?”

姜吉时含笑,“是。”

大痣少女打量她,然后哼的一声,“我看也不怎么样。”

姜吉时傻眼,这算啥?这年头卖个早点还要看长相?

就在这时候,在里面吃烧饼的一个贵公子出来,“哎,这不是郑小姐吗?”

叫做郑小姐的大痣少女道:“田大和?”

“不是我还有谁?”田大和笑说:“我道谁呢,这么一大早的,莫非郑小姐也是……”

郑小姐一脸不爽,“我便是听人说表哥喜欢上了城东姜家食堂的姜吉时,姑姑也很着急,这便派我过来看看,却没想到这般普通。”

姜吉时一脸错愕,郑小姐?表哥?姑姑?喜欢?谁啊?

想想又觉得不高兴,这半个月莫名其妙的人潮,莫非都是冲着那个郑小姐口中的“表哥”所来,“这位小姐你说话可得有分寸,我虽然抛头露面做生意,但一向规矩,你讲得好像我跟谁不清不楚一样。”

郑小姐道:“有没有不清不楚你心里最明白。”

田大和连忙劝,“郑小姐莫这样说,子衿今年十八,好不容易有个姑娘放心上,我们都替他开心呢。”

姜吉时这下听清楚了,子衿,朱子衿?

对了,朱太太不就姓郑,那个郑小姐口中的姑姑就是朱太太吧。

朱子衿喜欢她?哪来的流言啊,这阵子来店中的贵人莫不都是来看看朱子衿“喜欢”的姑娘?

原来是这样。难怪客人多得又急又怪,还个个给钱大方。

这些富二代真是吃饱太闲,造谣也不是这样造的,要是说姜家隔壁的麻二喜欢她还有点道理,日日见面,也算得上缘由,她跟朱子衿一个月不过见一两次,还是正当生意来往,这也扯得上喜欢?

姜家食堂来往的熟客多了去了,难不成人人喜欢她?真是懒得理他们。

“郑小姐,您若要用早餐,里面请,若是不要,那也别挡着门口,我不过平头百姓,还要做生意。”

郑小姐脸一阵红一阵白,“你竟然对我这样无礼!”

田大和打圆场,“姜姑娘说得也有道理,小地方靠的是翻桌率,郑小姐要不进来谈,要不买了回家吃,挡在门口确实不好。”

那郑小姐却是一脸气愤,“现在不过传言表哥喜欢她,你们就一个两个替她说话,我好歹也是忠武侯的再从孙女,竟如此对我。”

姜吉时心想,再从孙女,这是什么离奇的关系啊?何况京城谁不知道,皇商家的朱太太收留父母双亡的侄女郑柳儿,这郑小姐应该就是她,怕是父系家族不肯收留,只好依靠姑母。

寄人篱下长大的孩子还能有如此气焰,看来是过得很幸福了。

说话间,又有华贵的马车停下,走下一个年轻的少爷。

那年轻少爷一看,“田大和,郑小姐?这么巧?”

那田大和道:“刘伯光,你也来啦,莫非也是……”

刘伯光嘿的一声,对姜吉时道:“什么都来一份,带走。”

若有似无的瞄了姜吉时一眼,然后迅速移开目光。

众人你知我知,又是一个来看“朱子衿的意中人”的。

姜吉时不喜欢这种感觉。

那个田大和来过三次,姜吉时知道他是客气的人,于是道:“敢问田少爷,是听谁说这流言的?”

郑柳儿尖声,“你敢说流言,你敢说你没勾引我表哥?”

姜吉时不理会郑柳儿的发疯,“还请田少爷明示。”

“这个……”照说,田大和脾气再好,也是殿中少监的孙子,他四品门户,本不会跟个生意女子交谈,但现在京中盛传皇商朱子衿喜欢姜家食堂的掌杓姑娘,看在朱子衿的面子上,这才对姜吉时客气,“我也是听人说的。”

“谁要害我?”

刘伯光一脸八卦,“姑娘真跟子衿不是互有情意的关系?”

“自然不是,女子名声至为紧要,还请两位少爷告知谣言哪来,小女子这才好找人算帐。”姜吉时握紧拳头。

田大和看她气愤,也敛起开玩笑的神情,“我是听秦湘生说的,茶商秦家,不知道姜姑娘有没有听过这人?”

秦湘生,不就那日对她无礼,被朱子衿给揍了的人?

原来是他。

那日姜吉时收摊后,凭着一股怒气前往秦家,原本只想让门房传话而已,没想到秦湘生居然见她了。

也许是那日朱子衿真的打得他肚子痛,秦湘生对她的态度居然还可以。

秦湘生承认,话是他放出去的,也没什么,就是看朱子衿不爽,想跟他捣蛋而已——皇商家的嫡子,如果喜欢上小食堂的大龄掌杓姑娘,朱家还不翻天覆地,朱太太会吵着要他娶自己的侄女郑柳儿,朱老太太会要他娶自己的侄孙女祁香云,朱子衿只能有一个正妻,接下来不只是郑柳儿跟祁香云这两位表妹的大战,而是朱老太太跟朱太太这对婆媳的大战,光想朱子衿会头痛,他秦湘生就开心。

姜吉时一个拳头上去,她虽然是女子,但掌杓三年,力气不同凡响。

秦湘生摀着肚子,十分不敢相信,“你居然也打我?”

“你跟朱子衿有仇,找他报去,拉我的名声赔下去,算什么男人?”

秦湘生想想不过是个普通女子,又道:“我伯公可是五品秘书丞,你敢打我?”

姜吉时双手叉腰,十足剽悍,“给你点教训,你要是再胡说八道,我就告官,我东瑞律法,毁损女子名节可是大罪,你若不明白,我现在告诉你!”

秦湘生缩了缩脖子,怎么一个两个都把东瑞国的律法读得这么熟,但他自知理亏,也不敢说什么,挨打虽然痛,只能模模鼻子算了。

姜吉时揍完秦湘生带着春桃回到家,一头钻进自己跟游姨娘的房间,母女俩一边刺绣,一边说说话——今日是单日,游姨娘不用去伺候汪氏。

母女俩已经打定主意,姜大富不给姜识文上学堂,自己花钱总可以,她们擅长江南的山水刺绣,跟京城的云霓刺绣并不相同,因此绣品卖得还算不错——虽然也不期待姜识文能考什么举子进士,但万一呢?也许也许,万一万一,姜识文真有那天赋,她们总不能让姜识文因为没钱而断了去学堂的路。

酉正刚过一刻,春桃来说,晚饭好了。

母女俩放下绣绷,朝大厅过去。

姜家的晚饭,照例是大家一起吃的。

自从姜启文的妻子小汪氏连续生子后,已经是四代同堂。

姜老头姜婆子为尊,姜大富是家中的主心骨,顶梁柱,虽然快四十岁了还只是个童生,但全家都觉得他有朝一日会高中状元,然后光宗耀祖,每天吃完早饭就去学堂读书,直到晚饭才回来,出生到现在,没干过一天活,连家事都不做。

姜大富的嫡长子姜启文,他喜欢邻居罗招弟,但汪氏怕罗招弟跟自己不贴心,会抢走儿子,所以要他娶表妹小汪氏,姜启文拗不过母亲一哭二闹,只好娶了表妹。小汪氏入门三年,生下了智哥儿跟喜哥儿,两个男孩都白白胖胖,健康活泼,全家除了姜启文之外,对小汪氏都十分满意。

小汪氏带着智哥儿来了,姜老头跟姜婆子带着喜哥儿来了,汪氏跟姜多银一前一后,等姜大富跟姜启文从学堂回来,就能开饭。

又等了大概一刻,这才听到姜大富跟姜启文的声音。

就见格扇一推,姜大富一脸红光,姜启文也是满脸兴奋。

汪氏鉴貌辨色,笑说:“老爷跟启文这是怎么啦,喝酒啦?”

姜大富呵呵一笑,“下午同学起哄,非得要我请饮酒,所以在高家酒铺赊了三两银子,你明日过去还一下。”

汪氏心中骂了一声,想开口念几句,但看儿子启文也喝了,这一骂连儿子都要一起被念,只好忍下,“什么高兴的事情,大白天的喝酒?”

“吉时,吉时啊,我的好女儿,真给爹争气。”姜大富慈祥笑着,好像自己从以前就是个好爹一样——同学跟他说了才知道,没想到那个鼎鼎大名的皇商朱子衿居然喜欢上自家女儿,怎么能不高兴啊,姜家要飞黄腾达了,以后没钱了就跟女婿疏通疏通,据说朱家有金山银山,这样富裕的家庭,给他们几千两聘金不过小事一件,以后他们姜家就可以盖大房,请下人,这样他姜大富也算光大了姜家。

姜吉时却是不知道自家亲爹在打着裙带关系主意,想着,爹讲的是这几半个月收入的事情吧,以前一个月只能净赚十两,这半个月净赚三十两都不止了,唉,就算不像话,那也是她的爹,是母亲这辈子的依靠跟想望,爹能知道自己争气,内心还是有点安慰的,于是道:“那也没什么。”

“唉喔,怎么叫没什么,可希罕了,可辛苦了,这要是事情顺利,我们姜家就要发达起来,看看以后亲戚谁还敢看不起我。”朱子衿的岳父呢,想想就很爽。

“靠别人怎么会是方法,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女子可顶半边天。

“说的没错,吉时丫头,你就是靠自己的好榜样。”

姜吉时心想,是啊,一天卖三锅粥,因为忙,手上大小烫伤无数,但靠着自己挣银子,又踏实又安心,“以后我还会这样做的。”

“说得对,就得这样。”把朱子衿的心抓得牢牢的。

“爹,您怎么啦,我卖粥又不是第一天,怎么今日为了这喝酒?”

一旁,姜启文倒是忍不住了,“姜吉……姊姊,那个朱家,什么时候派人来提亲?”这是他第一次叫姜吉时姊姊,姜吉时是讨厌的,但银子是美的,路上父子俩说起能当上皇商姻亲,好处说不完,两人都乐疯了。

姜吉时被弟弟姜启文一问,内心一整个不舒服,那个秦湘生嘴巴怎么这样大,不过半个月,就渲染得这么多人知道了——姜家食堂原本也算城东的八卦聚集地,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成了八卦女主角。

还好她没意中人,也没打算嫁人,不然名声尽毁,以后怎么办?朱子衿又不可能因为她名声有损就娶她,朱家耶,听说围墙都比官户的还要高上三寸。

看到姜大富跟姜启文那闪闪发亮的眼睛,心想,这误会可大了,得说清楚,免得他们想得太美,反而不读书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