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富贵陶妻 第十三章 一同进京回侯府(2)

但此时在厅堂里的氛围却一点也不轻松,鹿璃离开前的那句话,着实让鹿书逸等人感到不喜,他们都觉得鹿璃只是被宋钧那张出色的容貌勾引了,因此对姚氏及宋钧说话不太客气。

鹿书逸直言,鹿璃失踪一事若传了出去,会损了她清誉,被人诟病,因而希望他们能保密,“另外,小女早已经与人议亲,若有不好的言论传出,小女的终身幸福堪忧,这点也请二位体谅。”

闻音知意,姚氏跟宋钧都听得出鹿家不愿与他们再有往来,顾及鹿璃的闺誉是其一,其二就是看不上他们。

此时,聂嬷嬷走过来,将手上的两个小锦盒放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

母子俩粗略一看,第一个锦盒里有铺子及房产,虽然地点非京城之处,而是离白水村最近的大城市;另一个小锦盒里装的是一叠银票,面额还不小,加起来少说也有几万两。

母子俩对看一眼,神色十分不好看,都感到自尊被践踏了。

“我们救下璃儿并非为求财。”宋钧的声音极冷。

叶氏连忙道:“不,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是你们救了落难的璃儿,又殷殷照顾,我才能再见到璃儿。”

“没错。”鹿书逸也附和,只是眼神中却有着轻蔑之意。

宋钧的模样的确不输京中权贵家的公子,只可惜是一名猎户,再者他原本让聂嬷嬷送到宋家的十万两银票他们不但不要,还坚持一路跟来京城,加上刚刚女儿的那句话,他心中觉得这对母子肯定是想傍上靖天侯府,毕竟一旦娶了璃儿,他们的身分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总之,这些东西我们不愿收,那只会让我们跟璃儿之间的一切变得廉价。”宋钧神情严肃的看着鹿书逸,“璃儿的一条命你们可以用这些金银钱财来衡量,但对我们而言,璃儿是无价之宝。”

他说的情真意切,厅堂里瞬间陷入一片沉静,叶氏和鹿家四兄弟的神情也有了变化。

可惜这话显然无法动摇鹿书逸的决定,“不管如何,这些心意还是请你们收下,何升,送客。”

“爹——”

“侯爷——”

鹿家四兄弟跟叶氏同时喊了出来。

“侯爷不必心急,再说一件事我们就走。”宋钧看向母亲。

姚氏点头,从袖里拿出一只荷包放到桌上。

鹿家人有点懵,这什么意思?

姚氏神情平静,“这是棠儿,不,是璃儿在白水村这一年为善工坊工作所领的薪酬,除了她坚持要我收下的伙食费外,其他的我都替她存起来了,上京前我才到钱庄领了出来,这里总共有六百两。”

鹿家人面面相觑,突然觉得羞愧,人家救了鹿璃一命,不但没有挟恩以报,还替她存下这笔银两,而自己却只想用钱来打发他们。

鹿书逸接收到妻子及儿子们愧疚的目光,他正想着该说什么,宋钧已然起身。

“请侯爷将这些钱转交给璃儿,至于春花,她的确是璃儿花钱买下的,她的去留自然由璃儿决定,若不想她一个村姑跟着璃儿,那便派人转告,我们会来带走春花。”

说完,母子俩随即告辞离去。

“侯爷对他们也太不客气了,毕竟是璃儿的救命恩人。”叶氏忍不住开了口,心里终是愧疚。

四个儿子也是一致的点头赞同。

“不然呢?你也不想想,如果宋家母子继续与女儿藕断丝连,万一女儿遭难住在宋家的事传出去,她的名声尽毁,还能指望有好婚事吗?”鹿书逸虽然觉得对不起宋家人,但一思及女儿,他的心便硬了起来,“届时只能寻续弦或非正室的婚配,你可舍得?”

鹿凡想了想,跟着点头,“娘,怠慢宋家母子绝非我们所愿,只希望他们能多替璃儿想想,赶紧回白水村去,别再留在京城,免得再生波澜。”

其他三兄弟心中并不赞同,父亲此举确实不妥,只是到底没有说出口。

而不知姚氏跟宋钧已经离开的鹿璃,此时正来到她住的院子琉璃斋。

这是一处极为雅致又不失华丽的院落,满园美景不说,让鹿璃最喜欢的是院子里设了一处烧窑,一旁的小屋子内还备有釉彩及相关的泥土颜料毛笔等等,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工坊。

而且这一看就不是新造的,而是先前便有,这样看来,要说侯府上下是如何疼宠她,她是绝对相信的。

“再过去就是二房住的地方,不过现在都已经空下来了。”罗氏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

鹿璃顺着罗氏指的方向看过去,她失踪的缘由,在回京路上聂嬷嬷都跟她说了,想到自己遭受危险、失忆的原因竟然是一门婚事,她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转念一想,冯雅捷当初也是因为想嫁钧哥哥而设计陷害她,和鹿家二房的行为差不多。

“大嫂,我跟钧哥哥真的是两情相悦,爹娘会答应我们的婚事吧?”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件事。

春花连忙说一句,“真的,大嫂,我是证人,璃儿嫁给宋钧一定会既幸福又美满。”

春花本身就是个自来熟的,一开始的惊吓过后,她的大胆就回笼了,何况鹿璃说了,从此以后她就跟着她吃香喝辣当姊妹,她当然也跟着叫大嫂。

罗氏看着两个小姑娘期盼的眼睛,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她知道侯爷绝对不会答应让宋钧跟鹿璃在一起的。

宋钧跟姚氏离开侯府后,便在京城选了一处客栈下榻,姚氏过来宋钧的房间时,他正在帘后沐浴。

她在桌前坐下,静静听着身后的水声,一直等到水声停,又过了一会儿,宋钧穿着内衫走出来,一手正拿着毛巾擦着头发。

姚氏起身要接手,他摇摇头,“我自己来。”

姚氏忍住喉间的酸意,想着若鹿璃的家人再晚一会儿才来到白水村,两人就成亲了,终是命中注定,半点不由人,她低下头,轻轻拭去眼眶的泪水。

稍后,店小二送来晚膳,两人安安静静的吃着,姚氏知道她得开解儿子,虽然她也舍不得鹿璃,但如今不舍也得舍了。

她放下碗筷,看着儿子,“其实侯府的态度我们也能理解,再大的救命恩情总不能以闺女的终身来报答,说白了还是咱们两家的家世背景差距太大,一个是京中权贵人家,一个是偏乡村落的猎户,儿子,咱们是高攀啊。”

她说了很多,但宋钧只是静静的吃着饭,直到放下碗筷也没说话。

姚氏急了,拍拍他的手臂,“你有什么打算?”

宋钧微微凝眸,心底滋生的思念已如藤蔓缠绕住他的心,他很想很想将鹿璃抢回来,但他知道那只是妄想。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儿子想再去见璃儿一面,除非她舍弃我们之间的感情,不然,我绝不会放弃她。”

他不相信两人之间的相遇相知相爱,在鹿璃的身分被揭开后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但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甚至之后的很多天,宋钧来到靖天侯府想要见鹿璃,都吃了闭门羹。

宋钧是不甘的,见不到鹿璃不说,还一而再再而三被门房的人草草打发,姚氏见他受挫,也曾登门求见鹿璃甚至是春花,但一样被阻隔在大门外。

姚氏母子从未感到这般屈辱,那些下人的目光是轻视的,彷佛他们是想要讨得好处的贪婪之人。

这一日,姚氏看着沉默不语的儿子,叹了一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们带来京城的银两一日日减少,虽然在他们下榻客栈的第三日,靖天侯府派人送来了十万两银票,他们却不打算动用这笔钱。

“钧儿,我想我们还是回白水村吧。”她终究还是开了口。

宋钧放下手中的茶杯,“娘,我——”

“我知道你舍不下璃儿,但我们是什么身分,棠儿又是什么身分?”她觉得嗓子眼发乾,见儿子又沉默下来,她心里也难受,咽下梗在喉间的酸涩,站起身,“我出去走走,你好好想想。”

大丈夫何患无妻,虽然她也舍不得璃儿,但易地而处,她也舍不得将一个捧在掌心里疼宠的闺女下嫁给一个偏乡猎户。

姚氏走出客栈,漫无目的的在繁华大街上走着,她的心情是沉重的,本以为来这一趟可以为小俩口谈妥婚事,眼下却连人家的大门都跨不进去。

“快去看看啊,朝廷贴公告罗。”

有人突然大喊,接着就见不少人快步越过姚氏身边,但她没有多加理会,她满脑子只想着儿子头一回动心,一定很难放手。

她心里替儿子感到难过,只是她更明白再坚持下去,受辱更多不说,也近不了甘棠的身,值得吗?

“我要去。”一名少年大声的拍着胸脯。

身旁的好友斜看他那单薄的小身子,“你行吗你?”

“机会难得,如果我进入吴家军,就有机会挣得军功,飞黄腾达。”

“吴襄是皇上亲封的磔骑大将军,要进入他的吴家军可难了,去年选拔过一次,上千名男丁从四面八方涌来,最后吴将军只要了不到百人,竞争太激烈了。”

姚氏原本混沌的脑袋在听到这话后突然清明起来,她快步走上前,喊住了两名边走边说的少年,“这两位小兄弟,请问你们刚刚说什么选拔?”

“喏,才刚贴上的公告呢。”黑面少年回头指了指不少百姓仰头看着的公告栏。姚氏称谢后,连忙挤身向前一看,随即又急急的挤出人群,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客栈,将公告上的事说给儿子听。

“娘是要我参加两个月后吴襄将军的新兵选拔?”宋钧有些诧异。

“是,你一定可以的,娘对你有信心。”姚氏不愿儿子继续受辱,也不愿看着儿子丧志,他既舍不下鹿璃,这就是他唯一且最好的机会。

宋钧的表情变得认真,心里有了计划。

这些年来,他的暗卫及旧部在各处活动,手上掌握的情报可不少,例如镖骑大将军吴襄出身将门世家,是京城有名的武痴,而且比起自家绝学吴家枪法,吴襄更钦佩赵家武学的精妙,曾经私下找人研究。

还有兴王,他是皇上的族兄,当年他的曾祖父因为卷入赵家的案子而错失皇位,费了一番周折才保住性命,所以他相当痛恨曹家,亦看不惯曹家把持朝堂,一直伺机要扳倒曹家。

而其中最重要的该是当今太后所出的庆王观観皇位,意图谋反,他手里还握有证据。

他原想藉此来扳倒曹家,但叶伯父却觉得此举太过凶险,想要揭开此事,若无人帮忙将话或证据送到皇上手上,绝难成事,因而要他切勿轻举妄动,后来在父兄消息全无下,叶伯父更是要他偃旗息鼓,守着母亲好好过日子。

而眼前正好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透过吴襄和兴王,还怕证据到不了皇上手里?

他必须让吴襄看到自己,才有机会为赵家平反冤情、恢复家族荣耀,到时候,所谓的门当户对就不是问题了,鹿璃终将成为他的妻。

他看着母亲,坚定的道:“娘放心,我一定会入选吴家军。”

这一晚,他唤来随他进京的影子,吩咐了一些事,并要他派人告知叶真及叶腾文父子此次的计划,要他们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送来京城,最后更交代一句话——

“不成功便成仁,你转述我的话,叶家为赵家已做得太多,就好好的在景水镇过日子,我以少主身分不准他们北上,这是命令!”

影子明白,少主这是不愿再牵扯到叶家父子,毕竟为平反赵家冤情,死去的忠诚之人已经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