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
逍遙和離婦 第四章 下江南出意外(1)

御書房。

六十多歲的皇帝道︰「江南道連續兩道奏章,都說雨下得太大了,雖然還沒成災,但民心不安,眾卿有什麼看法?」

下朝後還被喊進御書房的,分別是尤太師,焦侍中,蘇大行台尚書令,安平郡王,以及羽豐郡王蕭圖南。

當然主要還是尤太師,焦侍中,蘇大行台尚書令的主意,蕭圖南跟安平郡王都還不到三十歲,還有得磨練。

就見尤太師一拱手,「不如請欽天監正帶頭,誦經七天,百官吃素三日,以求菩薩垂憫。」

蘇大行台尚書令哼的一聲,「迷信。」

焦侍中已經七十多歲了,站都站不穩,抖著身子回答,「啟稟皇上,老臣贊同尤太師的意見,下雨不下雨,還是看菩薩意思。」

皇帝嗯的一聲,「不過在京城祈福,對江南有用嗎?」

蘇大行台尚書令一拱手,「皇上,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們東瑞奉行四書五經的道理,怎麼可以因為幾場大雨就開始迷信。」

皇帝脾氣還算不錯,「那依蘇卿之見,該怎麼辦才好?」

蘇大行台尚書令一下噎住,他只是覺得不可以迷信,倒是沒想過要怎麼做才好。

皇帝對這個臣子持反對意見,又提不出正面作法,也不惱,他十五歲登基,已經當了快五十年的皇帝了,現在很少事情能讓他真的生氣。

皇帝嗯的一聲,「圖南,你說說。」

秦王已經四十幾歲,也當祖父了,但對皇帝來說,秦王永遠是他的幼弟,幼弟資質雖然平庸,幼弟的嫡長子還是不錯的,圖南少年時愛玩不定性,十八歲以後倒是穩重了起來,幾次朝臣各持意見時,都能說出眾人服氣的大道理。

蕭圖南往前一步,「回皇上,微臣認為應該派人下江南視察,帶著欽天監正一行人前往誦經,讓當地人知道朝廷沒有不管他們,這是表面功夫,可以在第一時間安定民心,當然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功夫,得巡視水道系統,是不是該開浚,運河是不是該去淤,這影響百萬江南人未來數十年的生計,得帶擅精算的朝臣一起把水道徹底改進,好防患于未然。」

皇帝的老臉露出一點微笑,「你這點倒是很像朕。」

尤太師連忙巴結,「皇上是真龍天子,羽豐郡王也有皇家血脈,果然都是見識長遠,臣等萬萬不及。」

蘇大行台尚書令想說他拍馬屁,但如果這樣講了未免得罪皇上,只能道︰「微臣贊同羽豐郡王。」

焦侍中顫抖著控制不住的身子,「可惜太子代替皇上到北夷參加新皇登基大典,不然太子心地仁慈,倒是合適。」

眾人有默契的沒提幾個二十幾歲的皇孫,東瑞國傳賢不傳長,幾個皇孫這幾年暗斗得厲害,大臣都不敢選邊,假設現在推了大皇孫代表皇室下江南,那自己就會被歸類于大皇孫一派,平白得罪了二皇孫,三皇孫……所有的皇孫,得不償失。

皇帝想了想,最能代表自己的長子已經到北夷國作客去了,剩下的孫子們嘛,目前還勉強維持勢力平穩,三孫子跟九孫子是突出一點,但只有一點,跟兄弟們的差異不算大,可自己一旦把下江南的重責大任交下去,無疑就是一種看重,會破壞權力均衡。

想了想,皇帝道︰「圖南,你替朕走一趟吧。」

蕭圖南拱手,「微臣領旨。」

尤太師馬上說︰「皇上英明,老臣也覺得羽豐郡王是合適人選,當年言太傅就稱贊過羽豐郡王的算數,皇上真是好記性。」

馬屁人人受用,那怕是六十幾歲的皇上,也覺得尤太師說話老實,笑得十分歡暢。

皇帝開心,蘇大行台尚書令跟焦侍中當然不敢往槍口撞,連忙跟著夸起來——皇上英明,羽豐郡王聰敏。

皇帝老臉露出笑意,「好了,圖南,有沒有想要帶誰去?」

蕭圖南想也不想,「欽天監正是要的,專精算數的丁博士,盧博士,還有卓大人。」

皇帝一下想不起來,「哪個卓大人?」

「祺正三十八年的探花,現在擔任司竹監的卓大人。」

皇帝想了起來,「他啊,對了,他當年那篇水利策論不錯,他好像也是江南人。」

「是。」

「那挺好,就把他帶去。」皇帝點點頭,「還有誰,你回去想一想,晚上把名單交上來,三日後出發。」

蕭圖南恭恭敬敬領旨,「微臣遵命。」

「這次江南整水回來就準備成親,太後今年以來身子都不大好,就掛念這件事情,圖南你可別不孝。」

「微臣知道。」

皇帝見他沒有抗旨的意思,滿意了,太後身子不好,他這個當兒子的一定要完成母親的心願,「朕先賜你儲秀宮秀女兩名,今晚就送去秦王府,就帶著一起到江南伺候吧。」

「是。」

出得御書房,在書房內大氣不敢喘一聲的安平郡王一下湊了過來,「圖南,也帶我去江南吧。」

「你去干什麼?」

「透透氣啊。」安平郡王理所當然,「整天在京城,悶都悶死了。」

蕭圖南警告的看了他一眼,眼神凌厲。

安平郡王縮了縮脖子。

安平老王爺是武將出身,因為功勞很大被封為異姓王爺,現在的安平王爺亦有軍功在身,安平郡王雖然矮小,那也是騎馬射箭的一把好手,馬背上一支長槍舞得虎虎生風。

然而武將嫌悶,被有心人听到,那可是詛咒朝廷的罪,武將越悶越好,武將發霉那更妙,代表國家安定。

安平郡王看了看四周,宮女內侍都離他們很遠,稍稍安下心,「你就帶我一起,放心,我都二十幾歲的大人了,也不用你顧著,我自己找樂子,听說江南美女別有一番風情,想見識見識。」

「我是公務,又不是去旅游。」

「我這不是想著有伴,我們到江南還要經過鄭州,福州,那邊有土匪的,我怕怕,你就保護保護我嘛。」

蕭圖南簡直無言了,但兩人一起長大他太懂安平郡王,自己這回不答應,他肯定要抱怨到老,「你可別惹事。」

「放心,你看我像惹禍精嗎?我又不是靜心公主還是瓊祺縣主,一天到晚出麼蛾子。」

安平郡王邊走邊說︰「對了你听說了嗎?瓊祺縣主被駱光宗打了一頓,現在回雋王府了。」

蕭圖南步履不停,但還是回應了,「怎麼好好的會挨丈夫打?駱家的人這麼大膽,連縣主都敢動手?」

好歹一起長大,就算有些爭執,那也是小孩子的爭執,以現在大人的眼光回看,根本不算一回事,何況以玉牒上的輩分來說,瓊祺是他族妹。

瓊祺縣主當年嫁給駱國公的嫡長孫,也算門當戶對,婚後雖然只生了兩個女兒,但駱光宗的侍妾生的也都是女兒,沒人有兒子,那就沒有差,她常跟著駱國公夫人跟駱夫人出席各種宴會,據說是過得不錯的。

「駱光宗前兩年養了外室,生了兩個兒了,駱國公全家都知道,國公夫人隔三差五送東西去,駱夫人身子好,能出門,十天半個月的跑去那外室家里看孫子。原本瞞得好好的,不知道怎麼被瓊祺知道,帶人抄了那外室,兩個兒子都被下人活活打死,那外室禁不住刺激,自己也撞牆死了。」

「駱光宗回到家用皮帶狠抽瓊祺縣主一頓,據說瓊祺被打得鼻青臉腫,這便回了雋王府跟王爺王妃哭訴,現在駱國公府跟雋王府都很生氣,誰都不跟誰道歉,我看瓊祺也是要和離的命運了。」

蕭圖南搖搖頭,照他來看,最無辜的是那兩個幼子跟外室,平白一條命就沒了,瓊祺是殘暴,但駱光宗也不是東西,沒本事安撫妻子,沒本事保護外室跟幼子。

所以說,為什麼要一夫多妻呢,一夫一妻不行嗎?又為什麼要有兒子呢?駱光宗十幾個女兒還不夠嗎?他又不是嫡長子,何必一定要個兒子?

然後又想起自己,他覺得自己現在無妻無子的狀態也挺好的,來去自由,可是他知道身邊的人都著急,父王急,母妃急,太後也著急,人人急著把門戶相當的貴女塞到她身邊,對他說著焦大小姐多孝順,游翠煙多貌美,然後表妹朱弄玉的討好更是明顯,她都住到秦王府四年了。

他也不是不喜歡有人陪自己,只是覺得那個人還沒出現,他一度以為袁朝陽會是那個人,後來時間證明,她也不是他的天命真女。

袁朝陽……多年不見,做事是俐落了些,但神色還是當年的嬌憨不減。

他大概會一直記得有年七巧節兩人去放琉璃盞,她閉眼許願,琉璃盞的光柔柔的照在她身上,美麗得像個夢境,後來他問她許了什麼願望,她看著他,眼神溫柔似水,然後慢慢低下頭,耳朵紅了起來。

就算後來秦王府跟太常少卿府鬧翻,他也沒辦法忘記那個瞬間。

袁朝陽啊——

「對了。」安平郡王想起什麼似的,「我去城南看朝陽了。」

蕭圖南皺眉,「你去做什麼?」

「你反應很大哦。」

「別廢話。」

「我就是去看看她,一起長大難道不值得特別走一趟嗎?」安平郡王笑嘻嘻的。

「你看她是你的事情,不用特意跟我說。」

安平郡王卻是不管他,「她生意做得可好了,一鋪子的婆媽,那些婆媽買起東西不手軟,朝陽穿戴得可比我妹妹富貴,她現在是商戶,吃穿什麼都不用顧忌,我看挺好的。你們應該也見過了吧,她可比以前有精神多了,太常少卿也不知道怎麼教兒孫的,袁老爺跟袁大爺心都大得很,女兒和離回家居然是給鋪子,給開門做生意,上牧監那個和離的女兒可是被送上山出家了,朝陽倒好,過得風生水起,不去城南一趟都不知道跟城中差這樣多,女掌櫃可不少,朝陽在鋪子里抬頭挺胸的,意氣風發。」

「你說得太多了。」

「我這不是關心你嘛,你們現在都沒成親,我覺得吧,算我好事好了,我總覺得你跟朝陽不應該這樣。」

蕭圖南沒好氣,「我們應該怎麼樣?」

安平郡王理直氣壯,「應該好好的說話,好好的相處,人生苦短,珍惜緣分。」

「你又知道我沒跟她好好說話了。」

「我都听我叔父說了,大太陽的,你讓人家跑兩趟,明明可以直接過來點收,還硬要看完樣品冊才願意挪動一下你尊貴的。圖南啊,就算當年秦王府跟太常少卿府鬧翻,但我還是記得自己跟朝陽是一起長大的。」

蕭圖南也覺得自己當天的表現不太成熟,他應該在袁朝陽第一趟來的時候就大大方方跟她一起回內務府,而不是刁難她,刁難她不就承認心中有她了嗎?笑話,他可是堂堂羽豐郡王,內務府將來的主事,他前途大好,他心中沒誰。

但當晚他仔細思考,的確覺得這一回合自己輸了。

真正的不在乎是雲淡風輕,他應該要雲淡風輕才對,而不是對她特別,即使是特別刁難,那也是特別。

該死,這麼多年後,袁朝陽還是能讓他破例……

或許他真的該快點娶妻,安定下來,也許孩子會挺可愛的,也許成了親,自然會產生感情上的填補,他就不會再被袁朝陽影響了。

如果婚事繁瑣挑郡王妃的手續太冗長,他也可以先生庶子女,皇上說要賜兩名秀女給他一起下江南,他年輕力壯,身體棒棒,說不定一趟江南回來就等著當爹了,郡王可以有郡王正妃一名,側妃兩名,貴妾四名,姨娘八名。

秀女都是官戶出身,到時候看她們娘家背景,看給予貴妾還是姨娘的名分,如果真這樣做,母妃會很開心吧。

秦王妃只有他一個兒子,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了。他雖然沒有想成家的,但是如果成家可以讓太後祖母高興,讓母妃高興,他倒是願意這麼做的。

袁家九號布莊。

袁朝陽都還沒吃午飯,就被袁家的大管事叫走了,說去了江南的袁大豐來了信,讓她趕緊回家看。

袁朝陽不是第一天出來做生意,知道這樣肯定沒好事——他們做生意的,天南地北都要跑,大豐兩三天一封信,幾年了從沒哪一日要她快點回家讀信的。

心里急,催促著車夫,城南不像城中人那樣多,車夫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也不知道是車帳內悶,還是心里不安,汗慢慢泌出來,不到一會時間,她背後已經濕了一層。忐忑不安中,都不知道從透氣紗窗往外看了幾次,想著,怎麼才過幾條街,怎麼才到時青胡同,怎麼回家的路這樣長。

好不容易回到袁家,石嬤嬤就等在側門,中午太陽大,石嬤嬤曬得臉都紅了,「大小姐回來就好,老爺跟二少爺剛剛進門。」

袁朝陽一凜,爹跟大富也回來了?照說袁家男子外面行走時寄送的家書,都是祖母第一個讀,今日祖母看完信就急著把他們都召回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