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皇商的小厨娘 番外 分离多年的有情人

对朱子衿来说,六月二日应该是双喜临门——他的茯茶收成好,然后他想找的人也找到了。

姜吉时落水那日,安定郡主去看人,她把自己的故事跟姜吉时说,如何爱上一个侍卫,又如何害了那个侍卫,嫁入朱家,只因为姜吉时跟那侍卫长得相像,相似的面孔她看了高兴。

朱子衿在这几年曾经跟敬亲王见过几次,一个很和蔼的长者,他始终不认为敬亲王会那样狠心,仅仅只是因为女儿喜欢对方,就杀对方全家。

四月多时,趁着陪安定郡主回王府,郡主跟敬亲王妃说话,他这个“女婿”理所当然就去敬亲王的书房。

敬亲王虽然儿女众多,但安定郡主是嫡出,毕竟比较关心些,两人说了些日常,朱子衿委婉问起当年之事,敬亲王沉默了许久,命人去仓库拿了一幅画像,是个男子,面貌清朗,身材修长,落款是郡主手笔。

朱子衿惊讶,“小婿以为拙荆跟画中之人是双胞胎。敢问敬亲王,此人是何姓名?”

“叫做武三郎。”语毕,敬亲王重重一声叹息。

朱子衿又旁敲侧击了一会,觉得敬亲王说起那人,没有愧疚,也没有愤慨,倒是不明白的情绪比较多,于是大着胆子问,武三郎真的死了吗?

敬亲王看了他一眼,半晌才道,他给了一点银子,命武家离开京城,永世不得回京,若是让他知道武家回京,必定不会再留情。

武三郎上有爹娘,有两个哥哥,七个可爱的侄子侄女,他当夜就带着一家逃了,此后再没消息。

因为武三郎“死了”,安定郡主越发暴戾起来,她有皇太后这尊大佛溺爱着,想怎样就怎样,连敬亲王跟敬亲王妃都扛不住,她不成婚虽然不妥,但也只能由得她,想嫁给一个皇商当贵妾,也还是只能由得她。

敬亲王想着女儿白费了这么多年的青春,难道都是自己的错吗?

但武三郎已经出了京城,天下之大,又如何能找到,他身为皇帝的弟弟,难不成要大张旗鼓去找一个侍卫?他既然吃着皇家米粮,就要替皇家的面子着想,丢脸的事情万万不能做,他要脸,儿子们也要脸。

朱子衿却没这顾忌,得了消息,武三郎没被弄死就好。

他是商人,五湖四海的朋友多,消息洒下去,找一个人叫做武三郎,可能没户籍,有两个哥哥,年纪大概二十出头,高挑,有点武艺,画像也给了,找到的人有赏金,不是仇人,所以找到后不要惊吓对方一家。

找人是要花钱的,所幸朱子衿有钱,银子一个月一两千两洒下去,找,各村各里都要找,尤其是几年前才落户的那种,一定要细细询问。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好消息传来,在镇留府的周家村,有人符合武三郎一家的描述,画像也很像,只不过那户人家说自己姓祝,武三郎的母亲可不就姓祝吗?

朱子衿亲自去了一趟,想过最坏的打算,万一武三郎已经成亲怎么办?万一他对郡主已经没那意思怎么办,却没想过武三郎还独身,不过却不愿意入京——当年敬亲王说了,若是武家人再出现在京城,那就是全家斩杀。

为此,朱子衿又投帖拜访了敬亲王,他是安定郡主的良人,自然很快得到回应,到了约定的日子,这就上门了。

他是替郡主来求纸条的——没有敬亲王的纸条,武三郎不能安心入京。敬亲王简直拿女儿没办法,真欠了她的,是被下蛊吗?怎么这几年绕来绕去,还是武三郎?

敬亲王妃在旁边劝道:“您就点头了吧,王爷,妾身看安定这样,心里难受,既然那武三郎还没成亲,那就了了安定的心思,她一个女孩子家,总不能这样任性到老,还是得有人照顾才是。”

“本王会照顾她,本王死了,她的哥哥自然会照顾她。”

“那怎么一样呢,妾身想看她有儿孙围绕,日子过得充实美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虚度光阴,缠着姜氏当成武三郎的替身。”

朱子衿也道:“安定郡主应该有个爱她的丈夫,有个温暖的家,那武三郎至今未婚,只怕也是忘不了郡主。”

敬亲王无奈,只能写下纸条,允许武家入京。

此事重要,朱子衿自然又亲自跑了一趟,敬亲王妃谨慎,派了王府长史一起,免得那武三郎不信,还是不敢入京。

有了敬亲王的亲笔纸条加朱印,还有王府长史,武家人这才知道自己可以回京,都喜不自胜,可以说自己姓武,而不是姓祝。

武家要搬家,不只老人小孩,东西多得很,武三郎却是心急,轻装跟着朱子衿还有王府长史北上。

入京后也没休息,朱子衿带人直奔朱家后院。

一路上自然人人惊讶,这人怎么跟二少女乃女乃这样像,连舅少爷跟二少女乃女乃都没像到这样呢。

那是一个夏日午后,安定郡主在湖中凉亭弹着琴,琴声抑郁。

武三郎在曲桥头见到,睁大眼睛,彷佛怕错过任何一瞬——他不是不喜欢郡主,但是他有家人,他没办法不顾一切,这几年也想过,敬亲王一定会给郡主安排一桩好婚事,郡主一定能过得很好,却没想到郡主还是想着他。

大好男儿眼睛立刻湿润了。

朱子衿心中有姜吉时,知道分离之苦,推了推他,“去吧。”

然后他转过身,把那里留给一对分离多年的有情人。

全书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