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吉时回家跟众人说了奉华郡王的建议——朱老太太拐杖一踱,结缘。也不管时间合不合适,有没有先行投帖,朱老太太带了姜吉时这就出门。
敬亲王府当然没那样好进,说是茶叶皇商朱家,门房只是敷衍,姜吉时走过兆亲王府一趟,已经有经验,当下从袖中拿出一百两银票打点过去。
那门房果然乐了,这就去通报。
虽然已经是早春,但天气依然寒冷,呵气成霜,雪花像倒下来的一样,朱家的祖母跟孙媳为了家中的男人,也只能捱着冷等郡主接见,当然指的是运气好的状况,有很大的机率郡主不会见,毕竟之前安定郡主有意,朱家却拒绝。
大约一刻钟又出来个嬷嬷,问她们是谁,高高抬起下巴,看不太起人的样子。朱老太太这辈子哪被人这样看过,心情自然好不起来,但想到儿子孙子都在大牢里,也
只能忍下。
姜吉时有求于人,大洒银弹,一张一张银票的给,换来那嬷嬷一声“倒是懂事”,就这样直到一个大丫头来,姜吉时认得——那日安定郡主马车翻覆,朱子衿第一个抱出来的女子。
“奴婢翠琴,见过朱老太太,朱二少女乃女乃。”
虽然她自称奴婢,但姜吉时不敢怠慢,“这位姊姊,我们想求见安定郡主,请姊姊通报一声。”说完,悄悄把一百两的银票塞入翠琴手中。
翠琴十分顺手的把银票放进袖子里,善意由衷了些,“郡主要奴婢来问,朱家既然拒绝贵妾结缘,此刻上门又是何意?”
姜吉时跪下,“平民百姓,目光短浅,只想过着懒散的日子,不知道尚郡主是多大的荣幸,也不敢隐瞒郡主,此番朱家遭难,想求迎郡主,好逃过这劫。”
朱老太太跟着下跪,“若郡主点头,我便将姜氏降为贵妾,八抬大轿迎娶郡主当正妻。”
翠琴笑道:“不知道朱二少女乃女乃可愿意。”
姜吉时在寒风中抖着身子,“愿意。”
“那两位里面请吧。”
比起兆亲王府不知道怎么种出来的鲜花,敬亲王府显然自然得多,一片白茫茫,花草树木上面都结了一层透明冰珠,只有红梅跟各色山茶绽放着,随着寒冷春风而来的,自然是阵阵寒梅幽香。
翠琴带着她们穿过几个抄手游廊,就这样一段一段的往后进,终于转入一个院落,进了门,绕过一个有八角凉亭跟水池的前庭,翠琴带着走上台阶,推开格扇,没闻到炭味,却温暖如春。
翠琴解释,“郡主那日被烫伤,便害怕起炭,屋子中放的都是暖石。”
带着两人绕过屏风,一人正在美人榻上看书,衣着锦绣,满头朱翠,端得是富贵已极,房中几个下人服侍,但却安安静静。
“郡主,朱老太太跟朱二少女乃女乃带进来了。”
安定郡主放下书,看了她们祖孙一眼,两人齐齐下跪,“民妇见过郡主。”
“朱子衿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们不用行这样大礼,来人,搬两个绣墩过来。”
饶是朱老太太见多识广,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跟郡主在一个房中聊天,而朱老太太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姜吉时就更意想不到了,两人惴惴不安的落了坐,房间落针可闻。
姜吉时握紧拳头,心想,别说自己降为贵妾,哪怕直接把她降到通房,只要郡主愿意过门,她什么都不在乎。
安定郡主没说话,只是笑吟吟的看着她,心情很好的样子。
姜吉时深呼吸几口气,“郡主昔日给过结缘机会,是朱家愚蠢,不懂珍惜,这回跟老太太一起上门赔罪,求郡主再给个机会。”
“现在朱家想要我过门,嗯?”
姜吉时几乎跟朱老太太同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朱老太太磕头,“郡主大人大量。”
姜吉时也跟着,“此番诚心,还请郡主见怜。”
“起来吧,我不爱看人下跪。”
姜吉时连忙把朱老太太扶起,安置在绣墩上,自己这才坐下。
就见安定郡主兴致盎然的看着姜吉时,“我听说朱子衿对你甚好,不但房中无他人,还为了要不要迎我当贵妾之事,跟祖母顶嘴?”
“夫君……比较固执,郡主放心,等您过门后,我定劝得他好好待您。”
安定郡主扬眉,“不吃醋?”
“不吃。”姜吉时肯定的说:“朱家此番遭难,若无人相助,可以上纲到欺君,我们夫妻永远没再见面的时候,郡主若愿伸手,那多见一眼是一眼,无论如何不会有怨言。”
安定郡主沉吟,“好个多见一眼是一眼,无论如何不会有怨言,我就姑且相信你吧,谁让我一眼认定他呢。”
姜吉时大喜,“郡主这是同意了?”
朱老太太更是狂喜过度,突然没了力气,整个人瘫下来,姜吉时连忙扶住,又是闻香,又是揉太阳穴。
弄了一会,朱老太太这才悠转过来,喘着气说:“多谢郡主不计较朱家愚蠢。”
安定郡主啜了一口茶,道:“我今年十九,见过的人也不少,但都是一些自以为潇洒风流的蠢钝之人,朱子衿有勇有谋,配得上我。”
朱老太太双手交握,“是郡主不嫌弃,我们回去立刻操办结缘之事,子衿的正妻会代替他来迎亲,等郡主过了门,我就把她降成姨娘,把您扶正为正妻,以后生出来的就是我们朱家的嫡子嫡孙。”
安定郡主闻言,似笑非笑的问:“朱二少女乃女乃愿意?”
“民妇愿意。”
“不委屈?”
姜吉时连忙摇头,“一点都不委屈。”
“这不好,我听说朱子衿爱妻,原本是你侬我侬的两人世界,没想到有朝一日院子里突然多了一个人,那个人还害得爱妻变成姨娘,嫡女变成庶女,你们倒是说说,他是会慢慢爱上我呢,还是会对我有成见,始终不待见我?”
朱老太太道,“这……郡主不用担心,人心肉做的,时间久了,感情自然就有了,是不是,孙媳妇?”
姜吉时点头如小鸡啄米,“是啊,古人不是说了吗,日久生情,哪怕是猫猫狗狗,养久了都会怜爱,何况一个大活人天天嘘寒问暖。”
“嗯……”安定郡主沉吟,“不过如果如此,怎么祁香云跟郑柳儿都还没收房?这两人住在朱家也挺久了吧,朱子衿没动心?”
姜吉时楞住,没想到郡主连这都打听到了,“两位表妹比较孩子气,夫君跟她们没话说,自然就比较疏离。”
“朱子衿的院子是挺简单的,一个正妻,两个嫡女,不难应付,反倒是这两个表妹比较不好说,那郑柳儿听说还想强行制造肌肤之亲,以嫁给朱子衿,胆子是太大了,我过朱家门前,把她嫁了吧。”
朱老太太连忙点头,“是。”
“还有……”
“郡主尽管吩咐。”
“哎,我既然要他心中有我,自然得受点委屈,朱二少女乃女乃不用降为姨娘,继绩当她的少女乃女乃吧,我就当贵妾,只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朱子衿只守着朱二少女乃女乃却不管我这个贵妾,这个亏我是不会吃的,我知道你们现在想利用我的皇室身分,可以,但我绝对不允许过河拆桥。”
姜吉时诚意十足的道:“民妇跟郡主保证,绝对不会,民妇一定会劝夫君,对郡主好一些,别的不说,您点头允许过门,那就是我们朱家上上下下的救命恩人,如果对救命恩人都不能好好对待,那不是白读圣贤书了吗?”
“好吧,朱二少女乃女乃既然这样说,我就暂时相信,我会请父王去打招呼,把这事情先行定调为偷卖贡品,至少先把人捞出来,至于秘书丞怎么搞鬼,如何搞鬼,我自然也不会放过。”安定郡主笑了笑,“你们好好劝朱子衿,我虽然跟他没有青梅竹马的缘分,但对他确实有恩,又委屈自己当贵妾,可得对我好一点。”
“是。”
“好了,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好日子就来迎我吧。”
“多谢郡主。”姜吉时喜不自胜,“民妇一定尽快来迎。”
那日回到家,朱家众女子听说安定郡主还是愿意过门当贵妾,都高兴得不得了,朱太太连念了好几声佛,这才停下。
人生真是没有早知道,朱子衿跟奉华郡王是称兄道弟的关系,却因为康太师气得吐血之故,奉华郡王现在被罚反省,不好打点,结果出面的是安定郡主——朱子衿一个月前在闹区救下的贵女。
朱太太身体本就不好,加上这几日忧心,一听到安定郡主还是肯,大喜之下昏了过去,朱家连忙把人背回院子,又去请大夫。
大夫说是忧虑过度,开了一服药,说是宁神用的。
姜吉时也觉得不太舒服,想着是不是风寒了,虽然时序入春,但是却还是冬天的感觉,毕竟在兆亲王府跟敬亲王府门外都等了很久,冷风狂吹,大雪狂落,还是看一看吧,救回朱家父子四人还得靠她们呢,这紧要当头,可不能生病……对了,自己把完脉,也让大夫去看看朱老太太。
没想到大夫一把脉,居然是有了,还说她这几日操劳,让她小心点,多多休息,别动到胎气。
跟着进来照顾嫡母的朱嫣儿心直口快,“梅姐儿这才七个月大呢,大嫂,您真行。”
姜吉时模着肚子,又有了?
小家伙不知道是男是女,虽然不管男女对她跟朱子衿来说都一样,但对于朱老太太,朱太太来说,那肯定大大不同。
朱子衿是长子嫡孙,一定要一个儿子。
模着肚子,姜吉时心想,好孩子,让曾祖母跟祖母都开心一点好不好啊?
躺在床上的朱太太一听大夫的话,霍地一下起来,“大夫,是真的?”
大夫笑咪咪的,“喜脉最是简单不过,阴博阳别,谓之有子,那能有错?”
朱太太一下来了精神,“媳妇,你别站着,好好休息。”
杨姨娘很识趣,马上说:“奴婢恭喜太太。”
许姨娘见被抢了先,立马跟上,“恭喜太太,满姐儿跟梅姐儿要有弟弟了。”
这话朱太太爱听,“你倒是会说。”
“生男生女,一半一半,照轮也该轮到二少女乃女乃生儿子了。”
姜吉时心想,孩子,不是为娘偏心,是你祖母太想抱男孙了,也不怪她们,人老了,就怕没人拿香火。
下人自然很快把消息传给回院子休息的朱老太太,老太太以最快的速度冲来,神色很喜,但马上又愁了起来,“大夫说要多休息,你这样还有办法去帮子衿迎安定郡主吗?”
“可以。”
“别勉强身体,不然累到的可是我的孙子。”
“老太太放心,孙媳妇这几日哪里都不去,就迎郡主那日出门,挑一匹个性温驯的小马就好。”
朱老太太跟朱太太都愁容满面,男丁本人不在,本应该由兄弟替代,但这回朱子沛跟朱子宣也进了大牢,最正式的人选只剩下姜吉时了,她在律法上可以代表朱子衿,但姜吉时有孕,可禁不起劳累,朱老太太跟朱太太想要朱家父子四人回来,但也舍不得折腾那还没出世的小娃。
姜吉时也明白,主动安慰,“老太太跟母亲放心,公公,夫君,两个小叔,我都要带回来,这孩子我也要生下来。”
朱家人那是真没办法,只能交代千万小心。
当天晚上,朱老太太就把郑柳儿嫁出去,嫁的是朱家的一个宗亲,因为准备考试,所以二十岁还没成婚,跟郑柳儿年貌相当,家境一般,朱老太太给了六百两的嫁妆,对一个依靠朱家的孤女来说,算是很多了。
朱太太自然很舍不得这个侄女,但知道是郡主的意思之后,也只能给郑柳儿多添嫁妆。
是,她是疼郑柳儿,但朱家上下还等着安定郡主救命呢,安定郡主不想要这样的人在宅子里,所以郑柳儿只能走。
过程当然不顺利,郑柳儿各种闹,还要找姜吉时算帐,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姜吉时的主意。
姜吉时懒得理她,躺在床上喝了安胎药,睡觉。
因为怀孕的关系,布置新房的事情都交给朱太太张罗。
朱家就这样捱,好不容易捱到好日子,姜吉时穿上一早做好的小号新郎服,把头发梳起,不看身高,那也是翩翩美少年。
梅姐儿还不会走,在耳房由岑娘子顾着,满姐儿已经会走,那是真的管不住,就见她扑过来抱住母亲的腿,“娘。”
姜吉时模模女儿的头,“再过两天,娘就把爹带回来。”
“满儿想爹。”
“娘也想,满姐儿不怕,爹很快就回家。”
婆子匆匆进来,“二少女乃女乃,好时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