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穿书来镇宅 第九章 呸,小姨退位!(2)

当天卫东风回来,李福熙立刻跟他提了,当然,她知道柔能克刚的道理,所以不是气呼呼的控诉张家,而是撒娇的说:“我心眼狭小,可容不得他人。大将军男子汉大丈夫,让我一回吧。”

卫东风刚刚跟大宝二宝亲热完,心情好得很,见小妻子这样软声软语,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我本来就没有要姨娘的意思,公主产下无忧跟有余,着实辛苦。我膝下儿女双全,何必还需要姨娘开枝散叶。”

李福熙大喜,“我产后恢复得慢,大将军别嫌我胖。”

“胖胖也挺好的,模起来舒服。”

“我会瘦下来的。”

卫东风莞尔,“让你吃了十个月,又坐了一个月的月子,会胖也不奇怪。放心吧,我不

会嫌你的,吃了十一个月要马上瘦下来,哪这么容易。”

李福熙心里喜孜孜,卫东风真好,伸手搂住他,“我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嫁给大将军,第二开心是生下无忧跟有余。”

卫东风很是受用,虽然他生平最高兴的是捷报,而不是娶了其华公主,但不妨碍他心情好。

两夫妻说了一番体己话,都觉得温馨。

李福熙原本以为张招弟一事只是个插曲,没想到还有后续——张招弟居然带着张太太跪在卫家大门,身前挂着牌子,说其华公主容不得人。

卫家处在热闹的胡同转角,张招弟这一跪,引得众人侧目。

李福熙对这种赖皮鬼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愿让张招弟入府,但跪在大门口也确实难看。她是现代人,不在乎别人眼光,可是总要替卫东风想。

卫东风却意外的十分开明,说腿长在她们身上,要跪要走,别人无法控制。要是下跪就能如愿,那要法律做什么。

李福熙这才想到,卫东风位居高位,卫家亲戚势必有人上门求事情,哭求,跪求,撒泼滚求,卫东风应该对这种手段厌恶至极。

她心里想,卫东风都不介意了,自己当然不用管。

京圈人人知道其华公主产下龙凤胎,身体一时无法恢复,但即使这样,也不收姨娘——一些原本打算送女儿进来的商户,都打消了心思。

毛姨娘针线果然上手,经过李福熙一般讲解,就把包屁衣做了出来。众人见这神奇的小衣服,啧啧称奇。

毛姨娘喜道:“这等天气变凉,小少爷跟小小姐也不怕换尿布时冷了肚子。”

李福熙拿着小衣服,笑咪咪的,“毛姨娘可真厉害,没图也能做出来。”

众人欣赏了一番——天冷给小娃换尿布,最怕着凉,有了这包屁衣,那就不用担心小娃儿露肚子。

春来看得最是专心,她也怀孕了,看着这包屁衣,想着还没出生的孩子,忍不住开口央求,“公主,奴婢生孩子时,能不能也用这包屁衣?”

李福熙大大方方回覆,“当然可以。”

春来大喜过望,“多谢公主。”

毛姨娘觉得下人的孩子怎么配跟卫无忧,卫有余穿一样,但这阵子相处也知道其华公主最没架子,她都说可以了,自己不过一个老奴婢,还是别多嘴。

紫珠跟玉竹羡慕的看着春来——她们都是齐皇后派来的陪嫁,现在春来有好归宿,两人为她高兴,但也着急自己的亲事,年纪都不小了。

其华公主虽然让她们睁大眼睛看,只要自己喜欢都能提。可是卫家下人不多,这阵子怎么看,也都看不到合适的。

格扇被人推开。

“其华公主。”平安的声音由远而近。

平安跟着卫东风多年,很是稳重。但今日却没听得回应就迳自推开格扇,显得十分无礼。

春来见丈夫失态,第一个不同意,“平安你怎么这样大胆,这可是公主住的跨院,没等回应就开门。”

“公主见谅!”平安一脸着急,“朝政有变,大瑞国不遵守两国和平协议,派兵攻打我们北边土地,宁远将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经战死。现在北边由昭伍校尉守着,勉强扛住,连夜六百里加急快报入京,早朝时皇帝堪堪收到战报,已经命卫将军整兵出征。”

众人安静下来。

李福熙最是关心,“大将军去校场了?”

“是。”平安恭恭敬敬的回覆,“下午就要整装出发,大将军交代小人跟公主禀告,请公主保重自己。卫家老小懂事的不多,还请公主费心。”

毛姨娘一听大瑞国起兵就气了,“这大瑞国怎么说话不算话!定下不开战合约也才几年,如今就偷偷派兵来攻打!”

春来脸色同样不好看。平安虽然回来这一趟,但他想必只是回来传话,交代完毕,也是要回校场的,她心里担心丈夫,但这时候哪有自己说话的余地。

“平安。”李福熙勉强开口,“回去禀告大将军,让他放心,我定会护住卫家上下。请他凡事想着我跟三个孩子,一定要保重自己。”

“小人晓得,小人还要回校场,这就退下了。”

李福熙不是不近人情的人,“你跟春来外头说几句话再走。”

平安没想到公主这样大度,大喜过望,牵了春来的手就到外边檐廊下交代事情。他二十几岁才当爹,也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

屋内,毛姨娘愁容满面,“三爷这才安顿下来没两年,又要出征。”

李福熙安慰道:“大将军一定能打赢,我们等着他凯旋归来便是。”

紫珠也跟着说:“是啊,毛姨娘。大将军征战十六年,定住了我们南巢国的繁荣,这回定也一样的。”

李福熙心里不安,但她不能显露出来。

穿到《卫东风传》的最后一页,原以为就此承平,从此陪夫君,养孩子,却没想到大瑞国出尔反尔,签约都没几年呢,马上派兵攻打。

战争总是会死人的,李福熙这时候突然明白毛姨娘长年茹素的原因,她想着自己也开始吃素好了,给卫东风积点阴德,只要菩萨保佑他一点,也许就能让他在战场上逃过一劫。这是她第一次觉得离死亡近。

看书时,觉得战争刺激,壮烈,精采绝伦,舍不得翻页。现在只觉得静不下来,又是担忧,又是烦恼,希望快点过去。

大瑞国的皇帝真的不要脸,希望老天一道雷下来,劈死他。

耳房内突然传出一阵嘤嘤声,很快的变成二重奏,也不知道是无忧吵醒了有余,还是有余吵醒了无忧。

李福熙跟毛姨娘迅速了进了耳房。

楚嬷嬷手忙脚乱,见两人进来一阵苦笑,“小少爷跟小小姐同时醒,老奴都不知道哄哪一个。”

毛姨娘冲向前,一下抱起卫无忧,李福熙便抱起卫有余,模模,没湿,也还没到喂女乃的时间,这便哄了起来。

毛姨娘抱着男孙,万般怜爱,“老奴看这肯定是跟三爷心有灵犀,小少爷知道三爷要出征了,这才哭了起来。”

李福熙知道小宝宝醒来没道理,哄着就是。

亲亲有余,别哭,爹爹要上战场,娘还在呢!

娘一定会护着你,护着哥哥姊姊,护着卫家。

只要有她李福熙在,卫家上下都会好好的。

卫无忧跟卫有余哭了一下,见有人来哄,哭声渐停。李福熙跟毛姨娘便把孩子放在锦绣床上,孩子只要看着有人,就不会哭。

李福熙第一次当娘,觉得小孩子真神奇。这么小的小东西,话都不会说,已经懂得撒娇了。有余还会假哭呢,明明没眼泪,就是嚎得很可怜。

模模包着孩子的锦被,李福熙内心又是柔软,又是刚强。虽然古代女子诸多限制,但她是卫东风的老婆,他扛起国,她就扛起家,如此才不愧为他的妻子。

哄了一番,两娃又闭上眼睛,先后睡去。

毛姨娘小声说:“睡着就好,小孩子多睡觉也会长大。”

李福熙知道卫东风又上战场,此刻对毛姨娘那是拉近了几分——整个南巢国,真的替卫东风担心的,也就是她们两个加上卫盈了。

过了一个时辰,卫老夫人来喊人,李福熙便去卫老夫人的房里。

卫老夫人并不爱卫东风,但也知道这个家是靠他撑起来,万一他死在战场,那谁来每个月给自己二十两?谁来给卫东雄,卫东厚零用?基于卫家上下的生计,卫老夫人还是希望这个庶子能旗开得胜。

但她也明白刀剑无眼的道理,万一卫东风死了,这个家能靠的只有其华公主了。

卫老夫人最是现实不过,因为内心有所求,所以对李福熙露出前所未有的好脸色,说了一些类似齐心度过,共同祈福之类的。

这也是李福熙第一次觉得这位嫡婆婆像正常人,内心有所图也不要紧,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好。

最后卫老夫人终于说出了目的,“这个家不能倒,若老三有个万一,还请公主不要抛弃我们卫家。”

李福熙从没有这样坚定过,“大将军一定会回来的!”

别问她怎么知道,她一定要这样想啊,不然日子怎么过下去?她穿越一回,可不是为了跟卫东风当两年夫妻就守寡。他们要白首偕老,要儿孙满堂,过去十几年各种艰难的状况,卫东风都活下来了,没道理这回不行。

卫老夫人还想说什么,被李福熙打断,“婆婆别说不吉利的话,会被牛鬼蛇神听去的。现在开始,我们卫家上下都吃素,给大将军祈福。婆婆就当是给自己儿子求晚年,对菩萨诚心点,菩萨有灵,自然会保佑大将军。”

卫老夫人沉默,她当然不愿意为了庶子吃素,可是如果庶子死了,她的两个儿子又靠谁养?

其华公主到时候一定会自请出府的,她也只会带走卫盈和龙凤胎。到时候卫家就是空壳,这宅子皇帝所赐又不能卖,能拿来干什么?

李福熙见卫老夫人不说话,心里知道她已经同意,于是也愿意退一步,“大将军不在府中,媳妇自然会帮忙家中事务,婆婆就不用太担心了。”

下午卫盈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冲到小跨院,什么都没说,就是抱住李福熙。

李福熙拥她入怀,揉了一番,“外人说什么都不重要,相信爹爹,相信母亲,相信毛姨娘,这样就好。”

“他们说这次大瑞国派了五十万兵马。”卫盈声音带着哭腔,“我们南巢国根本没这么多人可以抵抗。”

“你爹可是大将军,世人都称为战神。以前打赢过大瑞国,这次也行。”

卫盈吸着鼻子,“他们还说,这次战事危急,母亲会带着无忧跟有余回宫中,不管卫家了。”

李福熙心想,官学里的都是什么人啊,这样跟小孩子胡说八道!卫盈耳根子软,什么话都当真。

“盈儿,母亲既然已经嫁入卫家,那就不会离开。你爹最记挂卫家上下,他不在府中,母亲会为他撑起这个家——记得母亲跟你说过的话,女子可顶半边天,盈儿睁大眼睛看母亲怎么照顾卫家。”

卫盈被哄了一阵,总算比较安心。

李福熙见卫盈被哄住了,模着她的头发,内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张太太跟张招弟还在外头跪着。

都已经十几天了,还不放弃,身前的板子写着“其华公主容不得人”,想败坏她的名声。只是她的丈夫不介意,那她当然更不介意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怎么看我,那是你的事,不关我的事”。身为现代人,李福熙一直奉为圭臬,真的要在意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岂不被烦死。

李福熙知道卫东风要再次出征,心情已经不好,又被卫老夫人卢了一阵,情绪更低,突然想起张招弟,倒是想捉弄她一番。

于是牵着卫盈的手笑说:“母亲给你看个东西。”

卫盈不明所以,但她喜欢母亲,还是点头说好。

李福熙牵着卫盈的手走过两个穿堂,直到了门外。

大门一开,就见到张太太跟张招弟一脸狼狈的跪着——李福熙真服了她们,夏日的太阳,这么禁得起晒。

张招弟见到李福熙,那是见到了希望。想着对方一定是被自己逼得没办法了,大戏上都是这样演的,只要下跪,有钱人要面子,就只能退让。

想起嫁给卫东风当姨娘,从此吃香喝辣,张招弟脸色都亮了。

卫盈怯怯的喊了一声,“外婆,小姨。”

李福熙笑着开口,“既然张姑娘如此诚意,那我也只能点头了。”

张招弟大喜过望,“多谢公主,我一定好好伺候公主。”

“只不过……”

李福熙还没说完,外面大街传来敲锣的声音,“快报,快报!大瑞国来袭,战争再起!要囤米囤油的,赶紧啊!家里有十五六岁的孩子,也别挑了,赶紧成亲才是重要!不然战事一起,什么都不好说呀!”

一个老妇怒喝,“大瑞国又来了?不是说不打我们了吗?那俺们怎么办,这好日子才没两年呢!”

“卫将军已经上校场点兵,不用怕!卫将军英明神武,肯定能保我们南巢平安。只是朝廷又要征银,大家把裤袋勒紧了,米面油盐都会涨价,还是赶紧多买一点。蜡烛什么的,也都得省起来。”

几人交谈传入耳中。

张招弟脸色一变,“卫将军又上战场了?”

李福熙点头,“我要讲的就是这个,卫将军已经上战场,归期未知。张姑娘若有诚意,可以先进府中等候。”

就见张招弟一下站起来,然后跌倒,又站起来,扶着自己的老母亲,两人转身就跑。

卫盈愕然。

李福熙笑着喊,“张姑娘不入府吗?”

张招弟脚麻,跑不快,明明有听到,依旧头也不回的去了——她以为天下太平,这才愿意当将军姨娘,以为从此就是在一品门第舒舒服服过日子。此刻将军要上战场,那就可能会死,她才不想还没生孩子就守寡!

李福熙给卫盈来了个机会教育,“盈儿,你看,你小姨说着多有诚意,一旦知道爹爹要上战场,那就不愿意了。你的人生还很长,日后遇到什么事情也难说,但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共富贵容易,共患难艰难。诚意不是嘴上说说,得用心评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